感遇二十五首(其十三)

西京全盛日,宫阙上参天。

建章千万户,白昼下神仙。

金琼丽云日,栱角压山川。

一朝丧乱至,两观入戈鋋。

渐台既已平,长门随飞烟。

物大变亦巨,安荣竟徂迁。

毋怪秦汉君,甘心惑神仙。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翻译

在西京繁华之时,宫殿高耸入云天。
无数宫室建章台,白昼如仙境显现。
金色的琼楼映丽日,屋檐仿佛压山川。
一旦战乱降临,两座宫殿化为战场。
高台渐台被夷平,长门宫消失在烟火中。
世间万物变化大,荣耀终成过眼烟。
不必责怪秦汉君,他们也沉迷于仙道幻想。

注释

西京:古代长安的别称。
宫阙:宫殿。
参天:直插云霄。
建章:宫殿名。
白昼:白天。
神仙:神话中的超自然人物。
丧乱:战乱。
戈鋋:兵器,代指战争。
渐台:宫殿名。
长门:汉代宫殿。
巨:巨大。
安荣:安宁与荣华。
徂迁:变迁,消逝。
秦汉君:秦朝和汉朝的君主。
甘心:心甘情愿。
惑神仙:沉迷于追求神仙之说。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盛世景象与哀叹时事变迁的古诗。开篇“西京全盛日,宫阙上参天”展现出一幅宏伟壮丽的都城图景,西京(指唐代长安,即今陕西省西安市)在鼎盛时期,其宫殿高耸触及云霄。紧接着“建章千万户,白昼下神仙”进一步渲染了这座城市的繁荣与神秘气息,建章指的是皇家建筑群,千万户民居汇聚,白日下临如同神仙降临一般。

然而诗歌随后转折,“一朝丧乱至,两观入戈鋋”表达了由盛转衰的历史悲剧,西京的繁华不再,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使得这座城市陷入混乱与破坏。"两观"可能指的是太一宫和明德宫,这里被战火摧毁。

“渐台既已平,长门随飞烟”则是对昔日繁华的回忆,渐台、长门都是古都中的地标,但现在它们已经变得平淡无奇,只剩下飘散的烟雾提醒着往日的辉煌。

“物大变亦巨,安荣竟徂迁”表达了历史变迁的巨大波折,以及个人的命运与国家兴衰紧密相连。最后,“毋怪秦汉君,甘心惑神仙”则是对古代帝王迷信鬼神、最终导致国破家亡的反思,不禁令人感慨。

这首诗通过对比盛世与乱世的鲜明对照,抒发了诗人对于历史周期性变迁的深刻感悟,以及对个人命运无常的哀叹。

收录诗词(2256)

张耒(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北宋时期大臣、文学家,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代表作有《少年游》、《风流子》等。《少年游》写闺情离思,那娇羞少女的情态跃然纸上,让人羡煞爱煞,那份温情美妙真是有点“浓得化不开”。著有《柯山集》、《宛邱集》。词有《柯山诗余》。列为元佑党人,数遭贬谪,晚居陈州

  • 字:文潜
  • 号:柯山
  • 籍贯: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市)
  • 生卒年:1054—1114年

相关古诗词

感遇二十五首(其十二)

登高望海县,秋日丽玉京。

喧阗车马音,风震入青冥。

大明属昌运,戴白不知兵。

华衣美酒食,妇织子孙耕。

生无系虏忧,乃觉患祸轻。

请看五季世,战地犹榛荆。

形式: 古风

感遇二十五首(其十一)

风霜凛已高,岁月逝云迈。

萧条陋巷士,藜藿守耿介。

欲吐胸中语,旁人笑言大。

漆室非近忧,宜遭邻里怪。

形式: 古风

感遇二十五首(其十)

腹心主包藏,爪齿以自卫。

折冲须豪英,靖国用君子。

遐哉三五朝,此道无不备。

晏婴才愧管,齐景不霸世。

商子德惭奚,秦彊仍早圮。

形式: 古风

感遇二十五首(其九)

唐皇欲丧乱,豺虎依山丘。

君王信李训,玉殿行戈矛。

系狗不系首,遭噬血横流。

堂堂赞皇公,委弃不与谋。

形式: 古风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