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仙游山神祠

仙游杳不极,山夕景独殊。

丹气发空翠,天灯照连珠。

下有神之宅,何年托蓬壶。

想争隋氏鹿,赫赫雄万夫。

提剑起草莽,搴旗护枌榆。

奇功未尽赏,灵异终弗渝。

祝釐赛田畯,抚节降楚巫。

羽人孰可仍,我亦怀英图。

芬芗乍成雾,杯珓若合符。

歌此谢冥贶,送迎神以娱。

形式: 古风 押[虞]韵

翻译

仙境遥远无边,山中的夕阳景色独特。
红霞映照空翠,如天灯照亮串串明珠。
山下有神仙的居所,不知何时能在此隐居。
想当年隋朝争夺鹿王,声势显赫万人瞩目。
手握利剑斩荆棘,高举旗帜守护家园。
虽有奇功未得奖赏,但神灵的灵异始终不变。
祭祀祈福农夫,按节拍降服楚地巫师。
羽仙中谁可留驻,我也怀揣英雄梦想。
香气忽然化作雾,占卜的杯筊仿佛应验。
歌颂这神秘赠予,迎接送别神灵以求欢乐。

注释

杳:遥远。
夕景:夕阳景色。
蓬壶:仙境,隐居之地。
隋氏鹿:传说中的鹿王。
草莽:形容野外或艰难环境。
祝釐:祭祀祈福。
楚巫:楚地的巫师。
羽人:仙人。
芬芗:香气。
冥贶:来自冥界的恩赐。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番仙境游历的景象,充满了超自然与神秘色彩。开篇“仙游杳不极,山夕景独殊”表达了对仙界无边界限、山中奇特黄昏景色的向往和赞美。“丹气发空翠,天灯照连珠”则形象地描绘了一种神秘的光芒,这种光芒不仅充满了天际,而且如同珍贵的珠玉般散布。

诗人接下来描述了一处神仙之宅:“下有神之宅,何年托蓬壶。”这不只是一个物理空间,更是一种精神寄托。接着,“想争隋氏鹿,赫赫雄万夫”中,“隋氏鹿”可能指的是传说中的灵异生物,而“赫赫雄万夫”则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神奇事物的敬畏和赞叹。

“提剑起草莽,搴旗护枌榆”一句,通过动作描写表现了一种英勇与力量,同时也透露出一种保护与守卫之意。紧接着,“奇功未尽赏,灵异终弗渝”表达了对奇特壮举的赞誉和对神秘事物恒久不变的信仰。

“祝釐赛田畯,抚节降楚巫”中,“祝釐”可能是指一种祭祀或庆典活动,而“赛田畯”则可能是一种田地划分的仪式。这些都在强调一场盛大的神圣集会。而“抚节降楚巫”则是在描写一种控制与和谐,通过巫术来平息与统治。

“羽人孰可仍,我亦怀英图”中,“羽人”可能是指仙人或道士,而“我亦怀英图”则表达了诗人自己对英雄壮举的向往和追求。“芬芗乍成雾,杯珓若合符”一句通过对香气与器物的描写,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庄重的氛围。

最后,“歌此谢冥贶,送迎神以娱”表达了诗人通过歌唱来感谢超自然恩赐,并且欢送神灵,以此为乐。整首诗通过对山中仙境的描绘,以及对神异事物的崇敬和追求,展现了一种超脱凡尘、向往永恒的精神追求。

收录诗词(514)

吴潜(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宁宗嘉定十年(1217)举进士第一,授承事郎,迁江东安抚留守。理宗淳祐十一年(1251)为参知政事,拜右丞相兼枢密使,封崇国公。次年罢相,开庆元年(1259)元兵南侵攻鄂州,被任为左丞相,封庆国公,后改许国公。被贾似道等人排挤,罢相,谪建昌军,徙潮州、循州。与姜夔、吴文英等交往,但词风却更近于辛弃疾。其词多抒发济时忧国的抱负与报国无门的悲愤。格调沉郁,感慨特深。著有《履斋遗集》,词集有《履斋诗余》

  • 号:履斋
  • 籍贯:宣州宁国(今属安徽)
  • 生卒年:1195—1262

相关古诗词

代为大川重说偈言

无流无派亦无源,粝食充饥衲禦寒。

直下承当直下了,有何佛祖有何传。

形式: 七言绝句

出郊再用韵赋三解(其三)

见说蓬瀛上界连,谁知只在眼睛前。

但须牢踏脚根地,更要放开心里天。

世事可怜旋磨蚁,人情争慕集冠蝉。

若教禁脔曾知味,不似鱼羹饭泰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出郊再用韵赋三解(其五)

空绡图画几曾收,楼外苍林远更悠。

日莫群乌投栎社,天长数雁落芦洲。

为谙世上空花景,最喜山中落叶秋。

官事渐稀农事了,携壶挈榼可容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古风一首送常明仲还里社

韪轩吾石友,相从三十年。

舌本多文献,胸笥皆简编。

脊梁硬于铁,虽贫不言钱。

古井波愈静,老干骨尤坚。

眨眼七十翁,酡颜映银髯。

辞我归旧隐,从此将终焉。

我怀虽恻楚,君意难弃捐。

顾我亦岁徂,华发蒙其颠。

君王念帷盖,高车会当悬。

尔汝一蘧庐,日月双弹圆。

合离与聚散,暮景必复然。

以兹强排遣,送君鄞水边。

空江涨夏潦,远山生夕烟。

野鸟投林飞,渔舟冲浦还。

万物各有适,人生且随缘。

江东企西浙,道里无半千。

幸及身强健,尚可相周旋。

所愧韩魏公,不能官老泉。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