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状态和心境。开篇“遥山一望青如染,到得山边却不青”两句,从远处看去山峦苍翠,但走近一看,却发现并非想象中的绿意盎然。这既是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也隐喻了事物往往难以触及其真相。
“松径有风常自扫,岩扉入夜不曾扃”两句则展示了诗人对于自然界中生命自在自为的一种赞美。松树在风的吹拂下仿佛自己清扫着小路,而山洞之门即便入夜也不必关上,这些都是对自由和宁静生活状态的描绘。
“烧残柏子重添火,沽得村醪旋倒瓶”两句则描写了诗人在山中简单而安逸的生活。烧着柏子的火焰需要不断地添加燃料,而从村里买回的酒水也随手倾倒进瓶中,这些都是对山中生活的一种温馨描绘。
最后,“却羡山僧无一事,日长帘下自翻经”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山中僧人的那种无为而治、心如止水的生活状态的向往。山中的僧侣没有世俗的一切纷扰,他们的日子在佛经的翻阅中慢慢延伸,这种超脱尘世的宁静生活是诗人所羡慕的。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山中隐逸生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一种超然物外、淡泊明志的生活理想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