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河采莲行

长干六月莲花开,九衢烁石飞尘埃。

清凉自可消热恼,至今奇异抽莲台。

上河种莲莲千顷,独有一池最清冷。

五花一蒂间红黄,或三或九相牵引。

更有垂头照水莲,花头在水蒂在天。

瓣剪轻罗千叠细,香留湿露半铢妍。

世间物理须平常,一花一蒂自相当。

譬如百工各一艺,流行王泽称安康。

即使一蒂悬二花,并头已足使人誇。

三五钩连至九瓣,真疑玉阙开天葩。

周公多才复多技,若无其德才则累。

对花不觉惜花奇,以理求之或相似。

柳子上河访友归,说花真使心魂飞。

兼言一士能扛鼎,直气不剉与身肥。

青原瀑布开生面,曾驱五虎出山嵋。

鸡鸣半叶即淩风,一见未语知猿公。

相携池畔寻菡萏,四枝照水新芙蓉。

池上主人叉腰立,对花与之施长揖。

最嫌礼数缚人情,怒气横生手以戟。

转盻之间池水沸,莲花出水香流地。

力士早曾脱巾舄,水中那得藏蛟兕。

今春碣石归金陵,风尘困折意难清。

忽闻奇事探奇赏,烦襟荡涤归清溟。

嗟吁中和祥瑞被草木,何不直与万姓消刀兵。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上河采莲行》描绘了明代诗人释今无笔下的一幅生动的夏日采莲图景。诗中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与和谐,也融入了对社会现象的思考。

首句“长干六月莲花开”,点明地点与季节,莲花盛开,预示着生机与繁荣。接着“九衢烁石飞尘埃”描绘了城市中的炎热与喧嚣,形成鲜明对比。莲花的清凉与城市的燥热形成反差,引出莲花的解暑作用。

“至今奇异抽莲台”一句,赞美莲花的独特与奇异,强调其生命力与美感。随后,“上河种莲莲千顷,独有一池最清冷”进一步描绘了莲花的广阔与独特,突出其清冷之美。

“五花一蒂间红黄,或三或九相牵引”、“更有垂头照水莲,花头在水蒂在天”等句,细腻地描绘了莲花的形态与动态美,通过颜色的变化和姿态的不同,展现出莲花的多样性和生命力。

“世间物理须平常,一花一蒂自相当”这一哲理性句子,将自然现象与人生道理联系起来,强调事物间的平衡与和谐。接下来的几句,通过柳子的故事,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思想,强调了个人才能与品德的重要性。

最后,“今春碣石归金陵,风尘困折意难清。忽闻奇事探奇赏,烦襟荡涤归清溟”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追求,以及在面对困境时寻求心灵的解脱。最后一句“嗟吁中和祥瑞被草木,何不直与万姓消刀兵”则寄托了诗人对于和平与和谐社会的向往,呼吁人们以和平的方式解决争端,体现了诗人的人文关怀。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描写与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活、自然与社会的独到见解,同时也传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和平的追求。

收录诗词(1303)

释今无(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雨雪

北风吹水水不结,只为寒雨不为雪。

雪上衣裳尚可拂,雨湿衣裳寒切骨。

一驴昨夜复钉蹄,夜行只好打前失。

两膝夹骡痛难忍,一身负水坐难稳。

鞭缰在驭骡则驯,随鞍落镫骡则奋。

死生离地只尺馀,死生在眼心尤紧。

予生多役信未安,利名于我竟何干。

与人共作风尘客,却把风尘别眼看。

形式: 古风

戊申冬舟过英州阻风追忆行役之难因赋北风篇

一年辛苦事,欲暂息舟中。

买船上水撑逆浪,不吹南风吹北风。

北风怒号船头裂,北风怒号牵枝折。

出门便得羁旅愁,人生那可轻离别。

我闻滟滪堆难平,巴字猿声不可听。

少年未肯寻常老,山川虽险心犹横。

又忆当时瀚海归,寒沙万里无征衣。

黑海海水与天阔,心知入水终难活。

不道悲凉雪窖来,却含郁抑无人说。

即使鞭驴走幽蓟,易水流澌风透袂。

冷人莫过五更霜,悬鹑已见三年敝。

北风北风于我亲,八岁流离已苦辛。

至今所历三十载,日夜徬徨驱心神。

人生学道存安逸,吾道萧萧悲白日。

君不见德宗懒瓒呼不起,纵有北风吹何益。

形式: 古风

登通天塔

撑拄通天塔,翱翔砥柱堂。

舣舟一上裂天荒,韶石下关回澜狂。

双丸终古走寒光,此地乃尔高昂昂。

不独河低天亦低,九成台上风琅琅。

带得秋心过晚峡,还将逸眼傲朝霜。

因忆去年登海鳌,扶胥脚底起洪涛。

短鬓萧萧难掩雪,力弱心长首重搔。

形式: 古风

黄犬行

舟中一黄犬,短小身躯皮骨软。

心魂在眼不住转,疑云吠浪声尤远。

掌船老妪抚摩久,朝昏饮食同无有。

船头吹风妪意怒,黄犬低头愁日暮。

船尾吹风妪意喜,黄犬船头跃船尾。

将军独马大塞行,未必可以同生死。

依沙泊船上牵枝,黄犬亦上打狐狸。

岸曲潆洄水间之,黄犬独立心迟迟。

不唯黄犬独立心迟迟,妪手捉舵心亦驰。

挥手令之上高坡,黄犬翻身无一时。

水深苔滑复急流,黄犬横截如轻鸥。

振身洒雨立船头,妪也微笑心悠悠。

当时李斯错牵犬,犬亦错与李斯游。

东门路惯死公侯,狡兽铁爪复何仇,愿与老妪长相守。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