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履吉示余春日即事之作久而未复三月望后汎舟出西郭借韵赠答

郭西杨柳绿烟多,续续春舟载绮罗。

落日千山眉敛黛,清江一曲眼横波。

偶追胜践抛尘虑,坐惜芳华对酒歌。

欲赴江南游子意,古原春草恨如何。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美景与诗人的情感交织。首联“郭西杨柳绿烟多,续续春舟载绮罗”以生动的笔触展现了春日里西郭外杨柳繁茂、绿烟缭绕的景象,以及春舟上载着华丽衣裳的女子,营造出一幅生机勃勃、充满活力的画面。

颔联“落日千山眉敛黛,清江一曲眼横波”运用了巧妙的比喻和拟人手法,将落日映照下的群山比作敛眉的女子,清江则如同女子的眼波流转,形象地表达了夕阳西下时分的宁静与美丽,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细腻情感。

颈联“偶追胜践抛尘虑,坐惜芳华对酒歌”表达了诗人偶然间追求美景,暂时忘却尘世烦恼的心境,坐在美景之中,对着美酒歌唱,流露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享受。

尾联“欲赴江南游子意,古原春草恨如何”则透露出诗人对远方江南的向往,以及面对古原上春草的生长,内心涌起的复杂情感,既有对远方的憧憬,也有对时光流逝、生命短暂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丰富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感慨,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富有诗意。

收录诗词(820)

文徵明(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原名壁(或作璧)。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 字:徵明
  • 籍贯:因先世衡山
  • 生卒年: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

相关古诗词

晚晴

茆檐漠漠晚风微,曲院无人雨霁时。

忽见碧窗疏影乱,一痕新月在花枝。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同履仁濯足剑池

舍舟即嵚崎,探策入窈窕。

穷崖擘苍铁,直下千寻表。

绝磴悬飞梁,仰首心欲悼。

阴壑多长风,六月更幽悄。

秋声落井干,翠雨滴深筱。

与君富閒怀,竟日恣幽讨。

都将双足尘,濯向千年沼。

形式: 古风

早起露坐

炎宵不能寐,起坐蹇絺帏。

繁星丽中天,明河连曙晖。

凉风不满鬓,落月犹在衣。

中庭草木稠,宿露朝未晞。

人生亦旦暮,急景无停机。

抚时怀美人,欲往情依依。

暑寒互推迁,安得愿无违。

形式: 古风 押[微]韵

渡江

晓㴑龙江三百里,蒹葭漠漠首重回。

天连旧禁青云绕,日出中流白雾开。

满目秋光聊北渡,随舟山色更东来。

分明记得盘游地,一抹苍烟是凤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