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履仁濯足剑池

舍舟即嵚崎,探策入窈窕。

穷崖擘苍铁,直下千寻表。

绝磴悬飞梁,仰首心欲悼。

阴壑多长风,六月更幽悄。

秋声落井干,翠雨滴深筱。

与君富閒怀,竟日恣幽讨。

都将双足尘,濯向千年沼。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文徵明与友人一同探访剑池的场景,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叹和对友情的珍惜。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写手法,展现了作者对山水之美的深刻感悟。

首句“舍舟即嵚崎,探策入窈窕”描绘了两人离开船只,踏入山间小径的情景,暗示了旅程的崎岖与探险的意味。接着,“穷崖擘苍铁,直下千寻表”通过夸张的手法,描绘了悬崖峭壁的险峻,以及其下深不可测的景象,营造了一种壮丽而神秘的氛围。

“绝磴悬飞梁,仰首心欲悼”则进一步展示了道路的艰险,以及面对自然伟力时的敬畏之情。“阴壑多长风,六月更幽悄”通过描述山谷中的长风和六月的静谧,突出了环境的清冷与宁静,为读者勾勒出一幅幽静的画面。

“秋声落井干,翠雨滴深筱”运用拟人的手法,将秋风的声音和翠绿的雨滴形象地融入自然景观之中,赋予了自然以生命感。最后,“与君富閒怀,竟日恣幽讨”表达了与友人共享闲适心情,尽情探索自然美景的愉悦之情。

“都将双足尘,濯向千年沼”则是全诗的点睛之笔,不仅描绘了洗涤双脚于千年古沼的场景,也象征着心灵的净化与升华,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体悟和对精神世界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剑池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与赞美,同时也表达了与友人共享自然之乐的喜悦之情,以及在自然中寻求心灵慰藉的哲学思考。

收录诗词(820)

文徵明(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原名壁(或作璧)。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 字:徵明
  • 籍贯:因先世衡山
  • 生卒年: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

相关古诗词

早起露坐

炎宵不能寐,起坐蹇絺帏。

繁星丽中天,明河连曙晖。

凉风不满鬓,落月犹在衣。

中庭草木稠,宿露朝未晞。

人生亦旦暮,急景无停机。

抚时怀美人,欲往情依依。

暑寒互推迁,安得愿无违。

形式: 古风 押[微]韵

渡江

晓㴑龙江三百里,蒹葭漠漠首重回。

天连旧禁青云绕,日出中流白雾开。

满目秋光聊北渡,随舟山色更东来。

分明记得盘游地,一抹苍烟是凤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柏子潭

绝壑溟沉古隧长,飞楼散尽柏苍苍。

空山雨露曾沾溉,春水鱼龙已奋扬。

地脉何由关至治,野人犹解说先皇。

只应坏碣奎文在,秋草难埋永夜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滁州官舍侍少卿家叔夜话

宦辙滁阳弟踵兄,我缘诸父得重经。

只应故榻曾听雨,敢儗虚堂是聚星。

两世相看亲叔侄,百年好在旧门庭。

夜阑无限分违意,月满空阶酒正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