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蜀王赐果十首(其四)

无才惭曳殿门裾,珍味频尝玉馔馀。

解道侧生风味好,惜非梁苑马相如。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鱼]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文学家方孝孺所作的《谢蜀王赐果十首》中的第四首。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蜀王慷慨赐予的感激之情以及对自己才能不足的自谦之意。

首句“无才惭曳殿门裾”,诗人以谦虚的态度自述,表示自己并无过人之才,甚至在殿堂门前的衣角都感到羞愧,流露出一种深深的自谦和对自身能力的不自信。

次句“珍味频尝玉馔馀”,则转而描述了蜀王赐予的美味佳肴,这些美食不仅丰富多样,而且品质上乘,让诗人得以多次品尝。这里通过“玉馔”这一词语,形象地描绘出食物的精美与珍贵,同时也暗示了蜀王的慷慨与恩赐。

第三句“解道侧生风味好”,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某种特定水果(侧生)味道的喜爱,这不仅是对蜀王所赐之物的赞美,也是对自己能够品味并欣赏这种美味的自豪。这里的“解道”二字,既体现了诗人对美食的鉴赏能力,也暗含了对生活细节的敏感和品味。

最后一句“惜非梁苑马相如”,诗人在此处以汉代著名文人司马相如为比,表达了自己虽能欣赏美食,却遗憾自己并非像司马相如那样才华横溢,能够写出如《子虚赋》般传世之作。这既是对自身才能的一种谦逊评价,也是对文学创作的向往与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蜀王恩赐的感激之情,以及对自己才能的谦逊态度和对文学创作的渴望。

收录诗词(408)

方孝孺(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希古,曾以“逊志”名其书斋,因其故里旧属缑城里,故称“缑城先生”;又因在汉中府任教授时,蜀献王赐名其读书处为“正学”,亦称“正学先生”,明朝大臣、学者、文学家、散文家、思想家。后因拒绝为发动“靖难之役”的燕王朱棣草拟即位诏书,被朱棣杀害。南明福王时追谥“文正”

  • 字:希直
  • 号:逊志
  • 籍贯:宁海
  • 生卒年:1357—1402年7月25日

相关古诗词

谢蜀王赐果十首(其五)

九重勤俭恤民劳,锡贡深思道路遥。

异味奇珍俱诏罢,皇明家法胜前朝。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萧]韵

谢蜀王赐果十首(其六)

病身趋召历千山,又见江城荔子丹。

窃食无功心有愧,赐归分与众人看。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谢蜀王赐果十首(其七)

园官爱果胜黄金,一树生成一树心。

味美巳知堪适口,当思培植用功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

谢蜀王赐果十首(其八)

利欲颓波挽不回,几人沉溺坏灵台。

要明圣道无穷意,须仗贤王不世才。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