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文学家方孝孺所作的《谢蜀王赐果十首》中的第六首。通过“病身趋召历千山”这一句,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因身体不适而长途跋涉的艰辛,但即便如此,他仍然前往接受蜀王的召见。这不仅体现了他对蜀王礼遇的尊重,也展现了他坚韧不拔的精神。
“又见江城荔子丹”,描述了诗人再次见到江城中成熟的荔枝,这一景象既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是对蜀王恩赐的感激之情的体现。荔枝在古代被视为珍稀之物,能得此恩赐,对于诗人来说无疑是一种荣耀。
“窃食无功心有愧”,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他自谦为“窃食”,即偷食之意,是因为他觉得自己并无功绩可言,却享受了这样的恩赐,内心感到愧疚。这种谦逊的态度,体现了诗人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自我反省的精神。
最后一句“赐归分与众人看”,则表明了诗人愿意将这份恩赐分享给他人,而不是独自享用。这种慷慨的行为,不仅彰显了他的人格魅力,也体现了儒家思想中“仁爱”、“分享”的价值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方孝孺作为文人学者的高尚品德和对社会伦理的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