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蜀王赐果十首(其六)

病身趋召历千山,又见江城荔子丹。

窃食无功心有愧,赐归分与众人看。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文学家方孝孺所作的《谢蜀王赐果十首》中的第六首。通过“病身趋召历千山”这一句,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因身体不适而长途跋涉的艰辛,但即便如此,他仍然前往接受蜀王的召见。这不仅体现了他对蜀王礼遇的尊重,也展现了他坚韧不拔的精神。

“又见江城荔子丹”,描述了诗人再次见到江城中成熟的荔枝,这一景象既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是对蜀王恩赐的感激之情的体现。荔枝在古代被视为珍稀之物,能得此恩赐,对于诗人来说无疑是一种荣耀。

“窃食无功心有愧”,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他自谦为“窃食”,即偷食之意,是因为他觉得自己并无功绩可言,却享受了这样的恩赐,内心感到愧疚。这种谦逊的态度,体现了诗人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自我反省的精神。

最后一句“赐归分与众人看”,则表明了诗人愿意将这份恩赐分享给他人,而不是独自享用。这种慷慨的行为,不仅彰显了他的人格魅力,也体现了儒家思想中“仁爱”、“分享”的价值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方孝孺作为文人学者的高尚品德和对社会伦理的深刻理解。

收录诗词(408)

方孝孺(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希古,曾以“逊志”名其书斋,因其故里旧属缑城里,故称“缑城先生”;又因在汉中府任教授时,蜀献王赐名其读书处为“正学”,亦称“正学先生”,明朝大臣、学者、文学家、散文家、思想家。后因拒绝为发动“靖难之役”的燕王朱棣草拟即位诏书,被朱棣杀害。南明福王时追谥“文正”

  • 字:希直
  • 号:逊志
  • 籍贯:宁海
  • 生卒年:1357—1402年7月25日

相关古诗词

谢蜀王赐果十首(其七)

园官爱果胜黄金,一树生成一树心。

味美巳知堪适口,当思培植用功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

谢蜀王赐果十首(其八)

利欲颓波挽不回,几人沉溺坏灵台。

要明圣道无穷意,须仗贤王不世才。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谢蜀王赐果十首(其九)

道术衰微几百年,陋儒无力愧皇天。

已看位是真王贵,须使心承往圣贤。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谢蜀王赐果十首(其十)

新制蒲鞭赐理官,丁宁用法效刘宽。

好生要使民无犯,示辱如宽也不难。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