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饯修史大著吏部使浙西

高怀岂必薄昆崙,揽辔登车意自欣。

周太史官惭著我,汉常平使喜推君。

庐山向已高千仞,野水从今宽一分。

□□鹔鹴裘供□,□□□□更纷纷。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翻译

胸怀壮志何须轻视昆仑,驾车登山心情格外欢欣。
周朝太史官为我羞愧,汉代常平使者也为你的善举欢喜。
庐山本已高耸千丈,从此山野间的溪流也多了一份宽广。
貂鼠皮衣足够度过寒冬,世间纷扰从此不再繁杂纷纭。

注释

昆崙:指代高山,象征崇高的理想或目标。
揽辔:拉住缰绳,驾车出行。
太史官:古代负责记录历史和天文的官员。
常平使:古代官职,负责管理国家粮食储备和市场调节。
庐山:中国名山,这里象征高尚的品格。
鹔鹴裘:古代贵重的皮衣,用鹔鹴鸟的毛皮制成。
纷纷:形容事物众多或杂乱。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位官员赴任时的场景与心情。首句“高怀岂必薄昆崙”表明诗人对于即将到来的职务充满了期待和自信,仿佛能够超越昆仑山一般的高度任务。而“揽辔登车意自欣”则显示出诗人在准备启程时的心情愉悦,仿佛已经坐上了马车,心中充满了喜悦。

紧接着,“周太史官惭著我,汉常平使喜推君”两句通过历史上的两个典故,表达了对自己的期许和他人的赞誉。周太史和汉常平都是古代的贤臣,诗人希望自己能像他们一样受到人们的尊敬。

“庐山向已高千仞,野水从今宽一分”则是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庐山在这里象征着崇高的地位,而野水的宽阔则可能暗示了诗人心中的豁达与开朗。

最后两句“□□鹔鹴裘供□,□□□□更纷纷”因缺失字词,难以直接解读,但从上下文来看,这两句很可能是在描述诗人对于未来工作的准备和对各种事务处理的态度,是一种积极向上的表达。

整体而言,此诗通过多个层面展现了诗人的自信、期许以及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收录诗词(231)

马廷鸾(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癸酉春暮钟信甫寄诗次其韵(其二)

精诚可使岳云开,浊世狂澜挽不回。

苍狗白衣从物变,青山流水唤人来。

交游莫作宣明面,气燄终成内史灰。

我有长波一归艇,枕书春睡兴悠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秋雨叹

夜夜黄昏雨打窗,愁霖久矣晦明阳。

天公一怒四山黑,田父三吁百亩黄。

禾黍油油生有耳,芭蕉点点断无肠。

病身更与儿俱懒,墙角全抛风露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送文甫兄归番阳二首(其二)

少小追随子佩青,如今相视鬓丝横。

式相好矣天伦重,归去来兮世念轻。

目送飞鸿云缥缈,身怜病鹤影伶仃。

圣恩若许还农亩,依旧山窗共短檠。

形式: 古风

送文甫兄归番阳二首(其一)

白发苍颜老弟兄,累年隔阔话情亲。

杭京一访且千里,盘祖诸孙才九人。

扫榻少留深雨夜,著鞭又趁早霜晨。

曾门有衍诗书泽,为计维垣蜜印新。

形式: 古风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