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六根(其二)无耳能闻

跋难陀龙能听闻,净名结舌若为论。

行到水穷山尽处,虚空依旧塞乾坤。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元]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慧远所作的《楞严六根(其二)无耳能闻》。诗中以"跋难陀龙"和"净名结舌"两个佛教典故开篇,暗示了佛法中的微妙与深奥。"能听闻"与"若为论"形成对比,表达出即使在无法用言语表述的境地,佛法的智慧仍然存在。"行到水穷山尽处"象征修行者的极致探索,而"虚空依旧塞乾坤"则揭示了佛法无所不在,超越了世俗的界限。整首诗寓言性强,富有禅意,体现了诗人对佛法境界的深刻理解和体验。

收录诗词(312)

释慧远(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青原下八世,双泉郁禅师法嗣。住鼎州(今湖南常德)德山。事见《五灯会元》卷一五。今录诗二首

相关古诗词

楞严六根(其三)无鼻嗅香

殑伽河神非鼻香,贫儿乍富也寻常。

莲河岸上曾遭叱,祸出私门变吉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楞严六根(其五)非身觉触

舜若多非身觉触,闭门塞户栽荆棘。

邈得虚空恰似渠,似渠也是闲相识。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职]韵

楞严六根(其一)非眼能见

阿那律陀天眼观,大千摄入一毫端。

掌中谩说庵摩勒,无限苍生被热谩。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瞎堂三句(其二)

我有截水停轮句,人天路绝信来稀。

等闲靠却过头杖,门里深沙眼■■。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