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亭前轧轧日百舆,桥上剥剥日万屦。
莫非失脚声利然,谁复回头情性故。
子云一区二者间,讲玄之外何所关。
江山有我目迎送,鱼鸟无他心往还。
玻璃横眠苍玉立,开关不信尘敢入。
太无在上吞以胸,群有来前挫于笔。
笔端胸次患不清,一过于清天所憎。
推归玉笋头边立,送去金鳌背上行。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繁忙而宁静的画面,通过"亭前轧轧日百舆,桥上剥剥日万屦",诗人生动地展现了车马络绎不绝的市井景象。然而,这种喧嚣中,诗人却能保持内心的平静,"子云一区二者间,讲玄之外何所关",表达了他对道家玄学的追求,认为世俗之事与内心修养无关。
"江山有我目迎送,鱼鸟无他心往还",诗人以自然景物自比,表现出超脱物外的洒脱,即使面对江山变换,也能以不变应万变。接下来的诗句,如"玻璃横眠苍玉立,开关不信尘敢入",运用奇特的意象,象征着诗人的心境如同玉质般纯净,不受世俗纷扰。
"太无在上吞以胸,群有来前挫于笔",进一步强调了诗人的胸襟和笔下的力量,能够包容万物,又能以文笔裁断世事。最后两句"笔端胸次患不清,一过于清天所憎。推归玉笋头边立,送去金鳌背上行",则揭示了诗人的智慧与超脱,他的心境清明,不被任何杂念所困扰,仿佛站在玉笋之巅或金鳌之上,自在行走于天地之间。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生动的场景和深沉的哲理,展示了曾丰作为宋代文人对世事的独特见解和超脱的人生态度。
不详
四时之气秋气清,月之掬之水中精。
四时之月秋月明,桂之掬之木中英。
沆瀣蒸开黄烂熳,分似群仙清鼻观。
君家谁会术之幻,乘夜入月移此粲。
微风透帘日透窗,老叶弄缥花弄缃。
翁在中央季在旁,读万卷书字字香。
颤阏四开香入髓,薰融人欲发天理。
鲤伋点参贤父子,传芳后叶殊未已。
一枝五枝聊自诡,郤家窦家勿相侈,刘家正恐不免耳。
浑沦一段轻清气,天收不尽归于地。
凝者为山融者溪,揽之可使凡骨蜕。
主人著亭溪山间,心与溪山相往还。
市朝有欲叩以事,鱼鸟不容入其关。
君子无莫也无适,圣人毋固也毋必。
行藏视彼时所宜,去就惟吾义之适。
吾道难莫难于权,其惟孔子为能然。
胸中还未有孔子,宁堕于偏勿求全。
愿为孔子可斋志,四可犹须省三未。
孟子何当周文王,鲁男善学柳下惠。
一字于吾补不曾,诗书况味冷如冰。
谁家以此为长策,不把其它易短檠。
钟鼎轩裳眼应白,馀犹要得圣贤力。
意诚身正一家齐,门中自有华胥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