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饶侍御石帆

玉骢踏尽天南路,更挂征帆向何处。

林木还留海燕巢,归人却背秋鸿去。

飞云飞叶满前山,和月和霜度庾关。

庾关北下乡园迩,五老香炉相对起。

荷锄且作种瓜人,铁面人知真御史。

一疏曾令死者生,又令生者心为死。

西风寒,山酒旨。捧离觞,酌君子。

灵蛇有珠蛟有泪,愿借丰城三尺水,报恩报仇报知己。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送饶侍御石帆》是明代诗人陈恭尹在清初时期所作,以送别友人为主题,情感深沉,意境深远。

首句“玉骢踏尽天南路”,描绘了友人乘马远行的情景,路途遥远,充满了离别的哀愁。接着“更挂征帆向何处”一句,进一步渲染了离别之情,友人不仅骑马,还要乘船远行,不知将去往何方,增添了旅途的孤独与未知。

“林木还留海燕巢,归人却背秋鸿去。”这两句运用了对比的手法,林中依然有海燕的巢穴,象征着自然的永恒,而友人却要离开,背对着南迁的秋鸿,表达了对友人离去的不舍与无奈。

“飞云飞叶满前山,和月和霜度庾关。”这两句描绘了友人旅途中的景色,云飞叶落,月光霜雪,渲染出一种凄美的氛围,暗示了旅途的艰辛与孤独。

“庾关北下乡园迩,五老香炉相对起。”这两句转而描写友人即将到达的目的地,庾关北边的乡园近在咫尺,五老峰的香炉相对而立,预示着友人即将结束旅程,迎来新的生活。

“荷锄且作种瓜人,铁面人知真御史。”这两句通过友人的身份转变,表达了对友人品格的赞美,无论是耕作的农夫还是公正严明的御史,都体现了友人的高尚品质。

“一疏曾令死者生,又令生者心为死。”这两句高度概括了友人的影响力,他的谏言曾经使死去的人得以重生,也使活着的人心灵受到震撼,表达了对友人智慧与勇气的高度赞扬。

“西风寒,山酒旨。捧离觞,酌君子。”这两句描绘了送别时的场景,西风寒冷,但山间的美酒令人陶醉,人们举杯相送,表达对友人的敬意与祝福。

“灵蛇有珠蛟有泪,愿借丰城三尺水,报恩报仇报知己。”最后四句以灵蛇、蛟龙等神话元素,表达了对友人忠诚与勇敢的期待,希望他能借助丰城的宝剑,完成报恩、报仇以及对知己的承诺。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友人离别的哀愁,也有对友人品格的赞美,以及对未来生活的美好祝愿,展现了深厚的友情与高尚的情操。

收录诗词(1900)

陈恭尹(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初号半峰,晚号独漉子,又号罗浮布衣,汉族。著名抗清志士陈邦彦之子。清初诗人,与屈大均、梁佩兰同称岭南三大家。又工书法,时称清初广东第一隶书高手。有《独漉堂全集》,诗文各15卷,词1卷

  • 字:元孝
  • 籍贯:广东顺德县(今佛山顺德区)龙山乡
  • 生卒年:1631 ~1700

相关古诗词

梅子潭纪梦

浮云离离,飒其风雨。扁舟独寐,梦我严父。

曰嗟曰嗟,汝行良苦。悠悠道路,矧兹鼙鼓。

自汝之先,未绝如缕。有孑其传,于今为五。

无曰予薄,诸灵所怙。敬汝慎汝,无忘先祖。

再拜以跽,小子稽首。暂别我父,日月以久。

郁郁予心,如结予口。牵衣欲言,捧亲之手。

其衣烨然,其手载温。乃欣乃奔,乃蹶于门。

起而傍偟,尚闻其言。疾呼我父,其人曷存。

维舟摇摇,维雨彭彭。风回一壑,万竹之声。

牛衣转侧,如卧春冰。行渐老大,实惭所生。

激激潭水,舟乎济之。浩浩亲恩,心乎系之。

烈已前人,乌乎继之。我歌我谣,庶几励之。

形式: 四言诗

发闽中向匡庐寄蔡艮若

劳生同逆旅,何处是他乡。

渐听人声改,才知客路长。

买舟彭蠡月,回首洛桥霜。

指却飞花笑,闲身尔亦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建昌河上二首(其一)

十月辞西山,苍茫日东走。

迟迟闽越路,东风变杨柳。

扁舟乱河曲,旅泊成搔首。

无衣知春寒,独宿知夜久。

茕茕远行子,才知慕父母。

形式: 古风 押[有]韵

建昌河上二首(其二)

莫折棠梨花,花枝刺君手。

莫恋春风时,春风白人首。

春风低野草,遥见原与阜。

昨日少年人,长松生左肘。

形式: 古风 押[有]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