缑山子晋祠.天封观

车马云外来,衣沾半山雨。

弭节扣真居,扪萝笑尘矩。

回溪响石丛,灵茹抽岩坞。

玉槛刻年华,应无愧前古。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麌]韵

翻译

马车从远处驶来,车上的人衣服都被山间雨水打湿了。
他停下马车,敲打着真实的居所,攀着藤萝,笑对世俗的规矩。
回荡的溪流在石丛中响起,灵芝从岩石缝隙中生长出来。
精美的栏杆上刻满了岁月痕迹,这应该无愧于古代的辉煌。

注释

车马云外:形容马车从远方而来。
衣沾半山雨:指车上的衣服被山间的雨打湿。
弭节:停下马车。
真居:真实的居所,可能指隐居之处。
扪萝:攀着藤萝。
尘矩:世俗的规矩。
回溪响石丛:溪水在石丛中回荡。
灵茹:灵芝,一种珍贵的菌类。
岩坞:岩石缝隙。
玉槛:精美的栏杆。
刻年华:刻有岁月痕迹。
无愧前古:不愧对古代的辉煌。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神秘的画面。"车马云外来"写出了远方的车辆如云般驶来,暗示着旅途的遥远和来访者的尊贵。"衣沾半山雨"则描绘了行人在山间行程中,被雨水打湿衣裳,增添了旅途的艰辛与自然的洗礼。

"弭节扣真居,扪萝笑尘矩"两句,诗人放慢车驾,来到一座隐秘的道观,攀援藤萝,忘却尘世的规矩,流露出对清静生活的向往和超脱尘俗的欢愉。

"回溪响石丛,灵茹抽岩坞"进一步描绘了周围的环境,溪水在石丛间回荡,犹如仙籁,而珍贵的灵芝生长于岩穴之中,象征着这里的灵秀与神秘。

最后两句"玉槛刻年华,应无愧前古",诗人赞赏道观的建筑历经岁月,依然保存完好,仿佛见证了历史的流转,表达了对古人智慧和传统的敬仰,认为其无愧于古代的辉煌。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笔触,展现了缑山子晋祠天封观的幽静与历史底蕴,体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传统文化的珍视。

收录诗词(2914)

梅尧臣(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 生卒年:1002~1060

相关古诗词

董安员外之信州铅山簿

古岸绿蒲老,春帆逆水轻。

烹鲜聊以芼,溯险复兼程。

可用兹时乐,无将远道惊。

曾为江上客,因赠北人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谢师厚归南阳效阮步兵

一日复一朝,一暮复一旦。

与子相经过,少会不言散。

我心终未极,岁月忽云晏。

嘶马思长道,孤鸟逐前伴。

驾言慕俦侣,怀抱若冰炭。

南临白水湄,风雪振高岸。

意恐慈母念,疾驰节已换。

解剑登北堂,幼妇笑粲粲。

弊裘一以缝,征尘一以浣。

而我客大梁,衣垢自悲叹。

形式: 古风 押[翰]韵

谢鹇和公仪

闻有白鹇梦,遂作白鹇诗。

诗记白鹇语,意公于鹤私。

公意无薄厚,尔将听我辞。

朝给一瓢水,昼给一盎糜。

曾不令尔渴,曾不令尔饥。

事事不异鹤,安得于鹤疑。

鹤鸣尔不和,鹤舞尔不随。

无以一供悦,饱食番顽痴。

公所念尔久,李白当畜之。

白固有篇咏,公偶未暇为。

遣尔心不平,谓此钝见遗。

我持尔此意,请公吟莫迟。

公便纳我言,濡笔洒淋漓。

书尔在南言,野羽霜雪披。

弄啄红豆实,飞上桄榔枝。

翡翠不敢顾,孔雀不敢窥。

将拟是白凤,脩尾昼涟漪。

虺颈而鸡首,峨峨如有仪。

而今与鹤争,此识固已卑。

公初待尔厚,鹇兮知不知。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赋永叔家白鹦鹉杂言

交翠衿,刷羽。性安驯,善言语。

金笼爱,养妇女,是为陇山之鹦鹉。

有白其类,毛冠角举。

圆舌柔音世竞许,方尾鹘身食稻稰。

白鹄之白是其常,越群超众由天与。

胡人望气海上来,献于公所奇公才。

公持大笔写万物,惊葩萼,如春雷。

方夸玉兔未咏此,依约似畏常娥猜。

坐无祢正平,胡为使我作赋其间哉。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