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炉峡

何年香炉峡,擅此香炉名。

匡庐与会稽,秀色同削成。

篁径散彩翠,溪流澹澄明。

青云结车盖,白日悬霓旌。

孤舟泛容与,百丈纷纵横。

人影如沙虫,林林川上行。

夕阳下长坂,猿鸟尽哀鸣,征途渺何极,恻恻使心惊。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鉴赏

这首清代朱彝尊的《香炉峡》描绘了一幅秀美而寂寥的山水画卷。首句以疑问起笔,引出香炉峡得名的历史渊源,暗示其独特之处。接下来通过“匡庐”和“会稽”两座名山的并提,强调了香炉峡秀美的山色,仿佛是大自然鬼斧神工之作。

诗中运用“篁径”、“彩翠”、“溪流”、“澹澄”等词,展现出峡内竹林幽深、流水清澈的景象,犹如仙境。诗人乘坐的“青云结车盖”和“白日悬霓旌”,则象征着高洁与华贵,增添了神秘色彩。

“孤舟泛容与”描绘了诗人独自泛舟的情景,而“百丈纷纵横”的水流则增加了动态感。接下来,诗人以“人影如沙虫”形容人在峡中行进的微小,与“林林川上行”形成对比,凸显出自然的宏大与人的渺小。

最后,夕阳西下,长坂哀鸣的猿鸟声和“征途渺何极”的感叹,营造出一种苍凉而深远的意境,表达了诗人面对壮丽景色时的孤独感和对未知路途的忧虑。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深沉,展现了香炉峡的自然之美以及诗人的心境变化。

收录诗词(300)

朱彝尊(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清代诗人、词人、学者、藏书家。又号驱芳,晚号小长芦钓鱼师,又号金风亭长。汉族。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科,除检讨。二十二年(1683)入直南书房。曾参加纂修《明史》。博通经史,诗与王士祯称南北两大宗。作词风格清丽,为浙西词派的创始者,与陈维崧并称朱陈。精于金石文史,购藏古籍图书不遗余力,为清初著名藏书家之一

  • 字:锡鬯
  • 号:竹垞
  • 籍贯:秀水(今浙江嘉兴市)
  • 生卒年:1629~1709

相关古诗词

大庙峡

连山何迢迢,迢迢夕阳外。

我行曾几时,虚舟入青霭。

崖倾断车箱,庙古阴松桧。

遥见灵旗翻,微风响清籁。

川光与天容,上下如衣带。

累累白石明,窅窅浮云晦。

日夕故乡心,山川渺吴会。

形式: 排律

羚羊峡

泠泠高峡水,际晓烟光微。

一闻征桡发,宿鸟皆惊飞。

浦树既迢迢,山云亦依依。

溪回修竹静,日出行人稀。

双崖信奇峻,屹立如重围。

猿猱相叫啸,水石湛清辉。

遂令游子心,万里亦忘归。

林栖如可得,愿息汉阴机。

形式: 古风 押[微]韵

五羊观

中天台殿倚南溟,玉佩云衣散百灵。

瘴雨不开烟树黑,惊涛直下海门青。

骑羊旧说朝仙驭,衔谷何年降楚庭。

叹息遗墟今寂寞,高林空度羽人经。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越王台怀古

君不见越山高高越台古,复道逶迤接南武。

北望山头遍白云,西临城下环珠浦。

由来形胜尽高丘,万里天南此壮游。

惊涛暗向扶胥落,佳气晴连郁水浮。

忆昔中原逐秦鹿,五军矢利屠睢戮。

番君一出王衡山,户将从征入函谷。

天教霸象开南溟,宵分东井聚五星。

龙川县令起岭表,被书移檄驰边庭。

声言三关盗兵至,一时按法诛秦吏。

万人既筑浈阳城,千里还开雒王地。

汉帝当年为剖符,陆生燕喜出西都。

冠裳魋结须臾变,文锦蒲桃绝世无。

番禺之交一都会,因山筑台落天外。

百丈回盘信壮观,三时朔望长升拜。

自古羁縻称外藩,谁令市铁禁关门。

不见鲛鱼重入贡,旋看黄屋自言尊。

汉使陈觞更行乐,紫贝明犀双孔雀。

重来锦石已成山,归去黄金遂盈橐。

一从蒟酱启唐蒙,越骑校尉甘泉中。

是谁僇杀弃繻者,江淮巴蜀纷来攻。

伏波下濑军三面,楼船戈船齐教战。

合浦珠崖隶海隅,山姜扶荔移深殿。

尉佗城圯夕阳原,建德园荒秋树根。

虚传避暑游宫阙,几见浮杯出石门。

木棉花开山雨积,鹧鸪啼处蛮烟碧。

旧井潜移郭璞城,离宫半入虞翻宅。

人事消沈洵可哀,千秋朝汉余高台。

汉家遗迹不可问,吁嗟乎!歌风柏梁安在哉。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