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之镇武昌中路见寄蓝桥怀旧之作悽然继和兼寄安平

今日油幢引,他年黄纸追。

同为三楚客,独有九霄期。

宿草恨长在,伤禽飞尚迟。

武昌应已到,新柳映红旗。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翻译

今日的油幢引领着前行,未来会用黄纸记录它的踪迹。
同样是楚地的游子,我怀揣着九天之上的期待。
旧日的哀愁如宿草般长久存在,受伤的鸟儿飞翔起来还显得迟缓。
想必武昌已经抵达,那里新柳依依,红旗飘扬。

注释

今日:当前。
油幢:古代的一种灯笼或旗帜。
引:引导。
他年:未来。
黄纸:古代用于书写重要文件的黄色纸张。
追:追忆,记录。
三楚客:泛指楚地的游子或客居之人。
九霄期:九天之上的期望,比喻远大的理想或高位。
宿草:旧草,象征过去的哀愁。
伤禽:受伤的鸟儿。
武昌:今湖北武汉一带,古称武昌。
新柳:刚发芽的新柳树。
红旗:象征革命或喜庆的红色旗帜。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作品,题目为《微之镇武昌中路见寄蓝桥怀旧之作悽然继和兼寄安平》。诗中作者表达了对过往时光的怀念和对友人的思念。

首句“今日油幢引”描绘了一种仪式或庆典的场景,油幢可能指的是一种装饰物,引起了诗人对过去的回忆。紧接着“他年黄纸追”则是说作者在翻阅旧时的书信或文字,黄纸可能是一种特定颜色的信笺,这里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往事的追怀。

第三句“同为三楚客,独有九霄期”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共同拥有过往在三楚(即长江中游地区)的经历,但现在只有对九霄山的约定或回忆。这不仅强调了友情的珍贵,也映射出诗人的孤独和怀旧之情。

“宿草恨长在,伤禽飞尚迟”则是说宿营时的野草依然如故,表达了对往昔战事或旅行的回忆,同时也感叹时光易逝,甚至连鸟儿的飞行都显得那么迟缓,这可能是诗人内心的无奈和不舍。

最后两句“武昌应已到,新柳映红旗”则描绘了武昌城已经抵达的情景,而新生的柳树反射着红色的旗帜。这可能暗示了一种新的开始或者某种庆典活动,但诗人内心的怀旧之情并未因此消散。

整首诗通过对过往时光的回忆和对友人的思念,表达了诗人复杂的情感和深沉的怀旧。

收录诗词(810)

刘禹锡(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 字:梦得
  • 籍贯: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
  • 生卒年:772-842

相关古诗词

新秋对月寄乐天

月露发光彩,此时方见秋。

夜凉金气应,天静火星流。

蛩响偏依井,萤飞直过楼。

相知尽白首,清景复追游。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楚州开元寺北院枸杞临井繁茂可观群贤赋诗因以继和

僧房药树依寒井,井有香泉树有灵。

翠黛叶生笼石甃,殷红子熟照铜瓶。

枝繁本是仙人杖,根老新成瑞犬形。

上品功能甘露味,还知一勺可延龄。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窦朗州见示与澧州元郎中早秋赠荅命同作

邻境诸侯同舍郎,芷江兰浦恨无梁。

秋风门外旌旗动,晓露庭中橘柚香。

玉簟微凉宜白昼,金笳入暮应清商。

骚人昨夜闻鶗鴂,不叹流年惜众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窦夔州见寄寒食日忆故姬小红吹笙因和之

鸾声窈眇管参差,清韵初调众乐随。

幽院妆成花下弄,高楼月好夜深吹。

忽惊暮雨飘零尽,唯有朝云梦想期。

闻道今年寒食日,东山旧路独行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