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

分数论春物,都应让牡丹。

几枝单叶紫,满担夕香寒。

除我知心切,从人得句难。

肯辞回棹日,多瓣剪来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翻译

以诗论春天的景象,都应当推崇牡丹。
几枝紫色的单叶牡丹,傍晚时分香气满溢带着寒意。
除了我深知牡丹之美,其他人要写出赞美它的诗句实属不易。
我愿意推迟归航的日子,只为了剪下更多的牡丹花瓣欣赏。

注释

春物:春天的景物。
牡丹:牡丹花。
单叶:单独的一片叶子。
夕香:傍晚的香气。
寒:带着凉意。
知心切:深深了解。
得句难:写诗表达困难。
回棹:划船返回。
瓣:花瓣。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牡丹的美丽景象和独特气质,展现了诗人对其深厚的情感。"分数论春物,都应让牡丹"一句直接点出主题,将牡丹放在其他春日物品之上,显示出诗人对牡丹的偏爱与推崇。接着两句"几枝单叶紫,满担夕香寒"细致描绘了牡丹花朵的颜色和气味,通过"单叶"突出了牡丹独特的美,而"满担夕香寒"则传达了一种在黄昏时分散出的清冷而深远的花香。

诗中的"除我知心切,从人得句难"表明了诗人对牡丹情感的独特性和深度,他认为只有自己才能真正理解牡丹之美,而他人的赞赏往往不能触及其内在之美。最后两句"肯辞回棹日,多瓣剪来看"则表达了诗人愿意放弃其他事情,只为欣赏牡丹花朵的美丽,可以想象诗人细心地观察每一瓣花瓣,用一种近乎执着的方式沉浸在这种审美体验中。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对牡丹的描绘,抒发了诗人独特的情感和高雅的艺术追求。

收录诗词(1136)

张镃(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因慕郭功甫,故易字功甫。南宋文学家,寓居临安(现浙江杭州),卜居南湖。出身显赫,为宋南渡名将张俊曾孙,刘光世外孙。他又是宋末著名诗词家张炎的曾祖,是张氏家族由武功转向文阶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隆兴二年(1164),为大理司直。淳熙年间直秘阁通判婺州。庆元初为司农寺主簿,迁司农寺丞。开禧三年(1207)与谋诛韩侂胄,又欲去宰相史弥远,事泄,于嘉定四年十二月被除名象州编管,卒于是年后

  • 号:约斋
  • 籍贯:先世成纪(今甘肃天水)
  • 生卒年:1153—1221?

相关古诗词

纳凉至夜深

积潦斜阳忽射阶,夜深穿树雨还来。

披襟径放清凉入,倚扇微教懒困催。

出草乱萤时自照,叫空孤鸟暗飞回。

贪吟四鼓犹妨寝,除此人间念总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芦山长老慧举见访约游其临平庵居自号云邱草堂因赠四韵

此客南湖不易逢,几年尘外愿相从。

风流前辈亲曾识,兴寄高情老未慵。

行柳映门宜著舫,青灯同坐到闻钟。

稻畦莲渚临平境,何幸同师觅旧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苍寒堂

短桥斜路入松林,何止能销利欲心。

眼悟一真清净色,耳通千古泰和音。

尺量梢影邀僧记,竹护根茎恐鹤侵。

莫讶塼炉多宿火,春晴犹似处云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连日雪未能多曾无逸见惠二首遵欧苏律禁体物语及用故事走笔次韵(其二)

待伴犹虚夜,羞明或遇朝。

但依歌袖舞,休向鬓丝飘。

有句清堪比,令人意自消。

暖寒林下具,相就可须招。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萧]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