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曾子固二首(其二)

崔嵬天门山,江水绕其下。

寒渠已胶舟,欲往岂无马。

时恩缪拘缀,私养难乞假。

低徊适为此,含忧何时写。

吾能好谅直,世或非诡诈。

安得有一廛,相随问耕者。

形式: 古风

翻译

巍峨的天门山耸立,长江水环绕在山脚下。
寒冷的溪流已经冻住了船只,想去怎能没有马匹?
时局的恩惠错综复杂,私下养病难以请假外出。
我徘徊在此,心中忧虑何时能消解。
我能喜好坦诚正直,世人或许误解为诡诈。
如何能得到一处田舍,与农夫相伴耕作呢。

注释

崔嵬:形容山势高大险峻。
胶舟:指河流结冰,船只无法行驶。
缪拘缀:形容时局复杂,牵制众多。
私养:指因病在家休养。
谅直:诚实正直。
诡诈:欺诈不实。
一廛:一户小屋,此处指简陋居所。
问耕者:询问农夫,意指过田园生活。

鉴赏

这是一首表达诗人郁闷心境和对友情的怀念之作。开篇“崔嵬天门山,江水绕其下”描绘了一幅雄伟的山川景象,天门山高峻而江水环绕,给人以力量与美丽并存的印象。“寒渠已胶舟,欲往岂无马”则透露出诗人内心的不甘寂寞和对远行的渴望,但现实中却受到种种束缚,如同河流在严冬中结冰,使得船只无法前进。

接着“时恩缪拘缀,私养难乞假”表现了诗人对于朋友之间情谊的珍视和对彼此支持的期待,但现实中的困顿使得这种情感难以实现。“低徊适为此,含忧何时写”则是诗人的自我安慰,或许是在等待一个合适的时刻来抒发自己的愁绪。

“吾能好谅直,世或非诡诈”显示了诗人自信于自己的坦荡真诚,而同时也感受到外界对此种品格的误解。“安得有一廛,相随问耕者”则是诗人对于简单生活的向往和对于自然、土地的亲近感。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山川景色与个人情感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世界中的矛盾与冲突,以及对真挚友谊的渴望。

收录诗词(1765)

王安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 字:介甫
  • 号:半山
  • 生卒年: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

相关古诗词

寄曾子固二首(其一)

严严中天阁,蔼蔼层云树。

为子望江南,蔽亏无行路。

平生湖海士,心迹非无素。

老矣不自知,低徊如有慕。

伤怀西风起,心与河汉注。

哀鸿相随飞,去我终不顾。

形式: 古风 押[遇]韵

寄慎伯筠

世网挂士如蛛丝,大不及取小缀之。

宜乎倜傥不低敛,醉脚踏倒青天低。

前日才能始谁播,一口惊张万誇和。

雷公诉帝喘欲吹,咸恐声名塞天破。

文章喜以怪自娱,不肯裁缩要有馀。

多为峭句不姿媚,天骨老硬无皮肤。

人传书染莫对当,破卵惊出鸾凤翔。

人间下笔不肯屈,铁索急缠蛟龙僵。

少年意气强不羁,虎胁插翼白日飞。

欲将独立誇万世,笑诮李白为痴儿。

四天无壁才可家,醉胆愤痒遣酒拿。

欲偷北斗酌竭酒,力拔太华镳鲸牙。

世儒口软声似蝇,好于壮士为忌憎。

我独久仰愿一见,浩歌不敢儿女声。

形式: 古风

寄福公道人

帝力护禅林,沧洲侧布金。

楼依水月观,门接海潮音。

开士但软语,游人多苦吟。

曾同方丈宿,灯火夜沉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寄虞氏兄弟

一身兼抱百忧虞,忽忽如狂久废书。

畴昔心期俱丧勇,此来腰疾更乘虚。

久闻阳羡安家好,自度渊明与世疏。

亦有未归沟壑日,会应相近置田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