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赠渔家

见君生计羡君闲,求食求衣有底难。

养一箔蚕供钓线,种千茎竹作渔竿。

葫芦杓酌春浓酒,舴艋舟流夜涨滩。

却笑农家最辛苦,听蝉鞭马入长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翻译

见到你生活悠闲让我羡慕,谋生求衣实在不易。
养蚕只为编织钓鱼线,种植竹子只为了做渔竿。
用葫芦制成的勺子舀取浓浓的春酒,小船在夜晚涨潮的河滩上漂浮。
我却笑农家劳苦无比,骑着马听着蝉鸣进入繁华的长安城。

注释

君:你。
生计:生活。
羡:羡慕。
闲:悠闲。
求食求衣:谋生求衣。
底:实在。
难:不易。
箔蚕:养蚕。
钓线:编织钓鱼线。
千茎竹:种植千根竹子。
渔竿:做渔竿。
葫芦杓:葫芦勺。
春浓酒:浓浓的春酒。
舴艋舟:小船。
夜涨滩:夜晚涨潮的河滩。
却笑:却笑。
农家:农家人。
辛苦:劳苦。
听蝉鞭马:骑马听蝉。
长安:长安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渔夫生活的一种羡慕和同情。"见君生计羡君闲,求食求衣有底难"表达了诗人看到渔夫的悠然自得而感到羡慕,同时也感受到他们在物质生活上的艰辛。接下来的"养一箔蚕供钓线,种千茎竹作渔竿"则具体描绘了渔夫日常生活中的劳作场景。

"葫芦杓酌春浓酒,舴艋舟流夜涨滩"一句,通过对饮酒和夜航的描写,展示了渔夫们即使在辛苦中也能寻找乐趣的一面。最后两句"却笑农家最辛苦,听蝉鞭马入长安"则表达了一种超然的心态,诗人通过对比渔夫与农家的劳作,感慨于各行各业的艰难,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对远离尘嚣都市生活的向往之情。

整首诗语言简洁自然,意境悠长,体现了诗人深入生活、观察细致和同情心态。

收录诗词(330)

杜荀鹤(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汉族。大顺进士,以诗名,自成一家,尤长于宫词。大顺二年,第一人擢第,复还旧山。宣州田頵遣至汴通好,朱全忠厚遇之,表授翰林学士、主客员外郎、知制诰。恃势侮易缙绅,众怒,欲杀之而未及。天祐初卒。自序其文为《唐风集》十卷,今编诗三卷。事迹见孙光宪《北梦琐言》、何光远《鉴诫录》、《旧五代史·梁书》本传、《唐诗纪事》及《唐才子传》

  • 字:彦之
  • 号:九华山人
  • 籍贯:池州石埭(今安徽石台)
  • 生卒年:846~904

相关古诗词

早发

东窗未明尘梦苏,呼童结束登征途。

落叶铺霜马蹄滑,寒猿啸月人心孤。

时逆帽檐风刮顶,旋呵鞭手冻粘须。

青云快活一未见,争得安闲钓五湖。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江上与从弟话别

相逢尽说归,早晚遂归期。

流水多通处,孤舟少住时。

干人不得已,非我欲为之。

及此终无愧,其如道在兹。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江上送韦彖先辈

不易为离抱,江天即见鸿。

暮帆何处落,凉月与谁同。

木叶新霜后,渔灯夜浪中。

时难慎行止,吾道利于穷。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江下初秋寓泊

濛濛烟雨蔽江村,江馆愁人好断魂。

自别家来生白发,为侵星起谒朱门。

也知柳欲开春眼,争奈萍无入土根。

兄弟无书雁归北,一声声觉苦于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