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岁暮书怀》由清代诗人冯廷櫆所作,通过深沉的笔触,表达了诗人对人生迟暮、世事沧桑的感慨以及对理想与现实落差的无奈。
首联“我生渐与老为邻,虚负须眉著此身。”开篇即道出诗人面对岁月流逝、年华老去的无奈与感慨。诗人感叹自己虽身为男子,却在生命的旅程中逐渐接近老年,感到时间的无情与自身的虚度。
颔联“范叔漫言天下士,杜陵空望眼中人。”运用典故,借范蠡和杜甫的故事,表达对理想与现实的落差。范蠡是春秋时期的智者,后世常以他作为贤士的象征;杜甫则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诗人在这里说,即便像范蠡这样的智者,也难以实现天下大治的理想,而自己也如同杜甫一样,空望着理想中的贤能之士,却无法与之共事,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之间巨大差距的无奈。
颈联“萧条白发鸡豚社,辛苦金门虮虱臣。”进一步描绘了诗人晚年生活的境遇。鸡豚社指的是农村的祭祀活动,这里用来形容诗人晚年生活的简朴与孤独;金门虮虱臣则比喻自己作为朝廷官员的辛劳与卑微,如同寄生虫一般,既辛苦又渺小。这一联生动地展现了诗人晚年生活中的艰辛与自我贬抑的心态。
尾联“自分支离本无用,不须弹铗怨沉沦。”诗人在此反思自己的人生选择与命运。他认为自己一生的分崩离析、支离破碎,其实并无实际用途,因此不必再抱怨命运的不公或生活的困顿。这一联体现了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以及在面对困境时的豁达与释然。
整体而言,《岁暮书怀》通过诗人对个人命运、理想与现实、晚年生活等多个层面的反思,展现了其深邃的人生哲思与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