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画牛(其三)丙吉

问喘轩车驻道周,不因群斗少迟留。

若言燮理成虚语,试问齐王觳觫牛。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鉴赏

此诗《题画牛(其三)》由明代诗人王鏊所作,通过描绘一幅画中之牛,巧妙地融入了对治理国家与民本思想的深刻思考。

“问喘轩车驻道周”,开篇以“问喘”二字,生动描绘出官员关注民生疾苦的情景,轩车停驻于道路旁,显示出对百姓生活的深切关怀。“不因群斗少迟留”,进一步强调官员在面对社会矛盾时,不应因争斗而拖延行动,应积极介入,解决纷争,体现出一种主动作为的责任感。

“若言燮理成虚语”,在此转折中,诗人提出疑问,如果治理国家只是空谈而不付诸实践,那么这样的治理岂非徒有虚名?“试问齐王觳觫牛”,则以齐王对待牛的态度为喻,强调统治者应当像对待自己的臣民一样,对待动物,即体现了对生命的尊重,也暗含着对君主仁政的期待。

整首诗通过一幅画中的牛,寓意深远,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官德和治国理念的深刻思考,也反映了明代文人士大夫对于社会现实的关切和理想化的追求。

收录诗词(859)

王鏊(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文学家。晚号拙叟,学者称震泽先生,汉族。十六岁时国子监诸生即传诵其文,成化十一年进士。授编修,弘治时历侍讲学士,充讲官,擢吏部右侍郎,正德初进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博学有识鉴,有《姑苏志》、《震泽集》、《震泽长语》

  • 字:济之
  • 号:守溪
  • 籍贯:吴县(今江苏苏州)
  • 生卒年:1450—1524

相关古诗词

题画牛(其四)刘宽

轭牛解去旋来归,惭负富轩罪莫违。

楚国有弓谁得失,骊黄宁辨是耶非。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题五同会诗后

閒情未逐云归岫,佳会初逢日在奎。

但许兼谟居席末,还如无已在江西。

乡邦自昔谁同会,人事从来苦不齐。

南北故交风雨散,我来诗句若为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宣庙画猫歌

禁柳疏疏还密密,狸奴稳卧阶前日。

日长睡起鸣一声,掉尾欲行还不行。

先皇为爱驯且异,呼之即来麾即逝。

偶然点缀为写生,毰毸毛衣狮子形。

绛罗垂垂铃索索,目光耽耽透帘箔。

纵然未解起捕鼠,鼠辈见之应胆落。

形式: 古风

己巳五月东归三首(其一)

莫把功名更问天,一朝阙下赋归田。

迂疏自缺匡时策,衰病多蒙主上怜。

便制荷衣随野叟,永将云路让时贤。

太湖波浪如天阔,不碍鸱夷一钓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