惜红衣.雨中池上,用白石韵

电掣金蛇,云翻黑墨,风枝无力。

雨过芳塘,圆荷撼新碧。

凉风入户,动几处、骚人词客。幽寂。

似断还连,向黄昏不息。

香消篆印,灯暗芸篝,连床乱书籍。

遥知千里泽国,楚天北。

最爱妙莲清净,法界梦中曾历。

怕颠狂风雨,洗褪好花颜色。

形式: 词牌: 惜红衣

鉴赏

这首《惜红衣》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雨中池塘的景象,充满了清幽与静谧之感。开篇“电掣金蛇,云翻黑墨”,以生动的比喻描绘了雷电交加、乌云密布的壮丽景象,为全词营造了一种动态的氛围。接着“风枝无力”一句,转而描写风力减弱,枝条无力的状态,与前文形成对比,展现了自然界的瞬息万变。

“雨过芳塘,圆荷撼新碧”则将视角转向雨后的池塘,荷叶在雨水的滋润下显得更加碧绿,荷叶上的水珠仿佛是大自然的珍珠,闪烁着光芒。这一句不仅描绘了雨后池塘的清新之美,也暗示了生命的活力与再生。

接下来,“凉风入户,动几处、骚人词客”一句,将读者引入一个充满诗意的空间,凉风吹入室内,触动了诗人的心弦,仿佛骚人词客的思绪也随之飘扬。这里不仅表现了自然界的和谐共存,也体现了诗人对文学艺术的热爱和追求。

“幽寂。似断还连,向黄昏不息”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宁静与深远,仿佛时间在这里变得缓慢,直到黄昏依然未尽。这种对时间流逝的感知,增加了诗歌的意境深度,让人感受到一种超脱于日常生活的宁静与美好。

最后,“香消篆印,灯暗芸篝,连床乱书籍”描绘了夜晚的场景,香炉中的香气逐渐消散,灯光昏暗,书桌上堆满了杂乱的书籍。这一场景既展现了文人的生活状态,也暗示了知识与智慧的积累过程。

“遥知千里泽国,楚天北”将视野扩展到更广阔的天地,表达了对远方世界的向往与想象,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自由与广阔天地的渴望。

“最爱妙莲清净,法界梦中曾历”一句,借莲花的清净象征内心的纯净与超脱,表达了诗人对精神境界的追求和向往。

“怕颠狂风雨,洗褪好花颜色”则是对自然现象的反思,担心狂风暴雨会破坏美好的事物,表达了对自然和谐的珍视和对生命脆弱性的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惜红衣》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对文学艺术的热爱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探索,是一首富有哲理性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收录诗词(364)

顾太清(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名春。原姓西林觉罗氏。嫁为贝勒奕绘的侧福晋。她为现代文学界公认为“清代第一女词人”。晚年以道号“云槎外史”之名著作小说《红楼梦影》,成为中国小说史上第一位女性小说家。其文采见识,非同凡响,因而八旗论词,有“男中成容若(纳兰性德),女中太清春()”之语[1]。   不仅才华绝世,而且生得清秀,身量适中,温婉贤淑。令奕绘钟情十分。虽为侧福晋一生却诞育了四子三女,其中几位儿子都有很大作为

  • 字:梅仙
  • 籍贯:满洲镶蓝旗
  • 生卒年:1799-1876

相关古诗词

惜琼花.雨中补种白莲,用张子野韵

莲花白,莲叶碧。带淤泥补种,香冷吟席。

本来清净原无色。好雨终朝,还要终夕。

小池塘,方且窄。涌车轮翠盖,难尽容得。

爱莲人亦情无极。湖上盈盈,更起遥忆。

形式: 词牌: 惜琼花

珍珠帘.本意

濛濛未许斜阳透。荡参差、一片縠纹微绉。

闲煞小银钩,度困人长昼。

看尽落花飞尽絮,任几处、莺声轻溜。依旧。

此好景良辰,也能消瘦。

多少苦雨酸风,障游蜂不入,晴丝难逗。

云晴曲房深,听辘轳银甃。

隔住红灯花外影,清露下、香浓金兽。偏又。

到月照流黄,夜凉时候。

形式: 词牌: 真珠帘

凄凉犯.络纬

梧桐落了层层叶,碧云暗度秋老。

八尺龙须,半帘月影,乍凉多少。今年特早。

催满院、虫声又搅。井阑边、絮絮叨叨,也似向人恼。

鼓翼瓜棚上,饮露餐花,自能常饱。

丝笼慢贮,挂房栊、最宜深悄。

不为哀音,也容易、秋衾梦觉。

隔疏窗、拌共夜雨,听到晓。

形式: 词牌: 凄凉犯

冉冉云.雨中张坤鹤过访

秋雨潇潇意难畅。忽敲门、道人来访。

玄都客、谈论海天方丈。全不管、世间得丧。

惟有真知最高尚。一任他、你争我让。

把身心、且自忘忧颐养。阅尽古今花样。

形式: 词牌: 冉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