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前韵寄东峤兄(其一)

举足千寻欺冻壑,抽头三丈看朝曦。

身游物里都何意,事到人间了不知。

囊有洗萤临稚子,行无怒马出他岐。

直衫圆帽东山老,全楚风流见此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老者在东山的生活状态与心境,充满了深沉的哲理与淡泊的情怀。

首联“举足千寻欺冻壑,抽头三丈看朝曦”,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老者的身影在千寻之高的冰壑中显得渺小,而当他抬头望向三丈之上的朝霞时,却能感受到生命的希望与光明。这里通过对比,展现了老者虽身处逆境,但依然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待。

颔联“身游物里都何意,事到人间了不知”,表达了老者在世间万物中游走,却似乎对世事了然于胸,又似乎对一切浑然不觉。这种看似矛盾的状态,实际上反映了老者对人生的一种超脱与淡然,既洞察世事,又不为世俗所累。

颈联“囊有洗萤临稚子,行无怒马出他岐”,描述了老者在教育后代时的耐心与智慧,以及在日常生活中对自由的追求。通过“洗萤”这一细节,形象地表现了老者教导孩子时的细心与慈爱;而“行无怒马出他岐”则体现了老者在面对生活选择时的冷静与果敢,不被外界诱惑所动,坚持自己的道路。

尾联“直衫圆帽东山老,全楚风流见此时”,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老者朴素而优雅的形象,以及他在东山隐居时所展现出的全楚风流。这里的“全楚风流”不仅指老者的个人魅力,更象征着他所代表的传统文化与精神风貌,即在繁华与喧嚣之外,仍能保持内心的宁静与高洁。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老者生活片段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其超然物外的人生态度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同时也传达了对自然、家庭、教育以及个人修养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1075)

庄昶(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用前韵寄东峤兄(其二)

无心云水一虚舟,竞注江河静不流。

蛙鼓耳边三两部,橘奴眼底百千头。

道非身外朝朝乐,事付人间种种愁。

几夜月明无限酒,逍遥只对洞庭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用前韵寄东峤兄(其三)

扣舷清唱影相随,卧有星房驭有羲。

天放青山南面熟,波催采鹢北风知。

笼中日月非高鸟,屦底烟霞是旧岐。

晔晔紫芝朝暮足,敢将肠胃傲当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寄儿教与

常自激昂摊夜卷,不将盥漱待晨曦。

侵云鬓脚能虚栉,抵顶天公合有知。

厨北编篱聊护笋,楼南筑圃细开岐。

董生记得昌黎语,蹙蹙咨咨不动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长沙王守话舟中问还期曰明春因识一诗

三寒空把陇头梅,两地心情未入灰。

客路三千馀里在,慈颜七十四回开。

师恩沧海汪洋见,乡思青春作伴来。

莫结浮沤舟上伴,长沙把酒话徘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