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菊

仙人绀发粉红腮,近自武陵源上来。

不比常花羞晚发,故将春色待秋开。

存留金蕊天偏与,漏泄春香众始猜。

兼得佳名共坚节,晓霜还独对楼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鉴赏

这首诗以桃花菊为题,描绘了其独特的美丽与气质。诗人程颢在宋代以细腻的笔触,赋予了桃花菊超凡脱俗的形象。

首句“仙人绀发粉红腮”,运用了比喻手法,将桃花菊比作仙人,绀发象征其深邃的色泽,粉红腮则描绘出花瓣的娇嫩与生机。这不仅展现了桃花菊的外在美,也暗示了其超凡脱俗的气质。

“近自武陵源上来”一句,借用了陶渊明《桃花源记》中的典故,暗示桃花菊如同从遥远神秘之地而来,增添了一层神秘色彩,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其独特魅力的向往和赞美。

“不比常花羞晚发,故将春色待秋开”这两句,通过对比常花的迟疑与犹豫,强调了桃花菊的独特之处——它选择在秋季绽放,等待着将春日的色彩延续到凉爽的秋天,展现出其与众不同的勇气与坚持。

“存留金蕊天偏与,漏泄春香众始猜”描绘了桃花菊的内在美与香气,金蕊象征其珍贵与独特,春香则是其内在生命力的体现。这一句不仅赞美了桃花菊的香气,也暗示了其内在的丰富与深沉。

“兼得佳名共坚节,晓霜还独对楼台”最后两句,点明了桃花菊不仅拥有美丽的外表,还有坚韧不拔的品格。即使面对清晨的寒霜,它依然独自挺立于楼台之上,展现出不屈不挠的精神风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桃花菊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其独特的自然之美,更蕴含了诗人对坚韧、高洁品质的赞美与追求。

收录诗词(70)

程颢(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北宋哲学家、教育家、北宋理学的奠基者。学者称明道先生。神宗朝任太子中允监察御史里行。反对王安石新政。提出“天者理也”和“只心便是天,尽之便知性”的命题,认为“仁者浑然与物同体,义礼知信皆仁也”,识得此理,便须“以诚敬存之”(同上)。倡导“传心”说。承认“天地万物之理,无独必有对”。   学说在理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后来为朱熹所继承和发展,世称程朱学派。其亲撰及后人集其言论所编的著述书籍,收入《二程全书》

  • 字:伯淳
  • 籍贯:洛阳(今属河南)
  • 生卒年:1032-1085

相关古诗词

早寒

一夜威霜特地严,朝来寒气入书帘。

乍须火暖亲炉兽,初觉冰澌结砚蟾。

败叶卷风轻蔌蔌,远峰经晓静尖尖。

出门未要貂狐燠,且著轻裘次第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盐]韵

新晴野步(其一)

青帝方成万物春,如何淫雨害芳晨。

乞求共指云间日,悔恨轻嫌陌上尘。

消尽风威犹料峭,放开山色已嶙峋。

燕游莫道王孙乐,亦有羲皇更上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新晴野步(其二)

阴曀消除六幕宽,嬉游何事我心闲。

鸟声人意融和候,草色花芳杳蔼间。

水底断霞光出岸,云头斜日影衔山。

缘情若论诗家兴,却恐骚人合厚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西湖

潩水桥边鸭子陂,楼台只在郡城西。

烟波乍见心先快,岛屿将寻路欲迷。

尽日无风横舴艋,有时经雨饮虹霓。

如何咫尺尘埃地,能使游人意不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