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史

轩后邈已远,汉武亦雄哉。

荒忽九州外,百年过烟埃。

变化庶长久,临海筑层台。

黄金靡镂饰,乔林摧断裁。

乐通竟先死,孙卿殊未回。

不知作者意,空令来者哀。

奉盘泣繁露,驰道殷奔雷。

志气昔所在,风云恒往来。

形式: 古风 押[灰]韵

鉴赏

此诗《咏史》由元代诗人虞集所作,通过对历史人物的追思与感慨,展现了诗人深沉的历史观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首句“轩后邈已远,汉武亦雄哉”开篇即以轩后(黄帝)与汉武帝两位古代帝王为引子,表达了对历史伟人的敬仰之情。接着“荒忽九州外,百年过烟埃”两句,描绘了时间的流逝与历史的变迁,暗示着伟人虽逝,但其影响却如同烟尘般弥漫在历史长河中。

“变化庶长久,临海筑层台”则进一步阐述了历史人物对后世的影响,即使身处偏远之地,也能留下不朽的痕迹。然而,“黄金靡镂饰,乔林摧断裁”两句转折,以黄金的磨损和高大树木的折断,象征着伟人最终也会被时间侵蚀,物是人非。

“乐通竟先死,孙卿殊未回”通过对比乐通与孙卿的命运,表达了对生命无常的感慨。乐通先于孙卿而逝,孙卿未能及时回转,寓意着生命的不可逆转和遗憾。

“不知作者意,空令来者哀”则是对历史人物及其作品意义的探讨,指出后人可能无法完全理解前人的意图,只能在哀叹中追寻。最后,“奉盘泣繁露,驰道殷奔雷”以自然景象比喻历史的无情与宏大,而“志气昔所在,风云恒往来”则强调了历史人物的精神追求与影响,即便时光流转,他们的精神依然在世间徘徊。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的追忆与反思,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历史和自然的独特见解,以及对永恒与瞬间、伟大与平凡之间关系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473)

虞集(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诗人。人称邵庵先生。少受家学,尝从吴澄游。成宗大德初,以荐授大都路儒学教授,李国子助教、博士。仁宗时,迁集贤修撰,除翰林待制。文宗即位,累除奎章阁侍书学士。领修《经世大典》,著有《道园学古录》、《道园遗稿》。素负文名,与揭傒斯、柳贯、黄溍并称“元儒四家”;诗与揭傒斯、范梈、杨载齐名,人称“元诗四家”

  • 字:伯生
  • 号:道园
  • 生卒年:1272~1348

相关古诗词

赋苏伯修滋溪书堂

滋源恒伏流,春雨川乃盈。

林畴广敷润,草木俱繁荣。

临深见游鯈,仰乔有鸣莺。

君子乐在斯,斋居托令名。

积学抱沈默,时至有攸行。

抽简鲁史存,采诗商颂并。

禹穴追马公,湘江歌屈生。

纫兰不盈握,伐木有馀情。

浩然欲浮海,归兴还濯清。

方舟我为楫,白发愧垂缨。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送张兵部孟功巡河分题得屋上乌

花发上阳春,门开未央曙。

城柝起群栖,流光散朝羽。

息影须近檐,结巢愿当户。

辘轳转金井,终日灌嘉树。

形式: 古风

赋水木清华亭

中流泛兰枻,望彼嘉树林。

落日荡野水,浮云生夕阴。

游鱼恋芳藻,好鸟鸣幽岑。

为乐恐易老,吾将脱朝簪。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于仲元舍赋红梅

白雪不成夜,丹霞遂崇朝。

妙质承日映,飞英向风飘。

醉来红袖近,歌罢綵云消。

扬州问何逊,何似董娇娆?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萧]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