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苏伯修滋溪书堂

滋源恒伏流,春雨川乃盈。

林畴广敷润,草木俱繁荣。

临深见游鯈,仰乔有鸣莺。

君子乐在斯,斋居托令名。

积学抱沈默,时至有攸行。

抽简鲁史存,采诗商颂并。

禹穴追马公,湘江歌屈生。

纫兰不盈握,伐木有馀情。

浩然欲浮海,归兴还濯清。

方舟我为楫,白发愧垂缨。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鉴赏

此诗《赋苏伯修滋溪书堂》由元代诗人虞集所作,描绘了滋溪书堂的自然美景与文人雅士的隐逸生活。诗中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春雨滋润后的生机勃勃景象,以及书堂主人在自然与学问中的悠然自得。

首句“滋源恒伏流,春雨川乃盈”描绘了春雨滋润大地,溪水充盈的情景,象征着生命的活力与成长。接着“林畴广敷润,草木俱繁荣”进一步渲染了春天万物复苏的景象,展现出大自然的和谐与生机。

“临深见游鯈,仰乔有鸣莺”两句通过视觉和听觉的双重描绘,展现了书堂周围宁静而生动的环境,游鱼在深水中自由游弋,高树上有黄莺啼鸣,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充满生机的氛围。

“君子乐在斯,斋居托令名”表达了书堂主人在此处修身养性,追求高尚品德的生活态度。“积学抱沈默,时至有攸行”则体现了他深藏不露的智慧与等待时机行事的策略。

“抽简鲁史存,采诗商颂并”表明了书堂主人对古代文献的珍视与研究,通过阅读历史典籍和诗歌来丰富自己的学识与情感。

“禹穴追马公,湘江歌屈生”引用古代先贤的故事,表达了对先贤精神的追慕与敬仰,同时也暗示了书堂主人在学问上的追求与探索。

“纫兰不盈握,伐木有馀情”则以象征手法,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对自然之美的欣赏。最后,“浩然欲浮海,归兴还濯清”表达了诗人渴望远行探索的豪情与回归自然的宁静心境。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对文人生活的刻画以及对古代文化的引用,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与追求,以及对自然与学问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473)

虞集(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诗人。人称邵庵先生。少受家学,尝从吴澄游。成宗大德初,以荐授大都路儒学教授,李国子助教、博士。仁宗时,迁集贤修撰,除翰林待制。文宗即位,累除奎章阁侍书学士。领修《经世大典》,著有《道园学古录》、《道园遗稿》。素负文名,与揭傒斯、柳贯、黄溍并称“元儒四家”;诗与揭傒斯、范梈、杨载齐名,人称“元诗四家”

  • 字:伯生
  • 号:道园
  • 生卒年:1272~1348

相关古诗词

送张兵部孟功巡河分题得屋上乌

花发上阳春,门开未央曙。

城柝起群栖,流光散朝羽。

息影须近檐,结巢愿当户。

辘轳转金井,终日灌嘉树。

形式: 古风

赋水木清华亭

中流泛兰枻,望彼嘉树林。

落日荡野水,浮云生夕阴。

游鱼恋芳藻,好鸟鸣幽岑。

为乐恐易老,吾将脱朝簪。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于仲元舍赋红梅

白雪不成夜,丹霞遂崇朝。

妙质承日映,飞英向风飘。

醉来红袖近,歌罢綵云消。

扬州问何逊,何似董娇娆?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萧]韵

赋洛川老人九十

洛川老人年九十,须眉如画身玉立。

锦袍金带方乌巾,手挽强弓无决拾。

八月平原秋气高,闻有狡兽依蓬蒿。

清晨上马薄暮返,累骑毛血悬鞬櫜。

身是前朝将家子,生逢太平百无事。

都将英气化高年,何物小儿堪指使。

太守上言朝有恩,束帛养牛兼上尊。

洛川老人过百岁,击壤为歌传子孙。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