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使太原途中呈王坦翁副使(其一)

中山忠义定何人,数月相从笑语真。

未信功名孤壮志,不妨诗酒寄闲身。

此来饱看千岩秀,归去遥知两鬓新。

就使牧羊吾不恨,汉旄零落落花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翻译

谁在中山忠诚坚毅,数月相伴笑声连连。
不相信功名能独自支撑,不妨借诗酒消磨时光。
这次来尽情欣赏千山秀美,回去时知道两鬓已添新霜。
即使放牧生涯也不觉遗憾,如同汉家旗帜在春花中凋零。

注释

中山:地名,指中山国。
忠义:忠诚和道义。
定何人:究竟是谁。
相从:相伴同行。
孤壮志:独自坚守的壮志。
不妨:不妨碍,无妨。
诗酒:诗歌与美酒,借指闲适生活。
千岩秀:众多秀丽的山峰。
两鬓新:新添的白发。
牧羊:放牧生涯。
吾不恨:我不感到遗憾。
汉旄:汉朝的旗帜,这里代指国家。
零落:凋零。
落花春:春天的落花。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诗人李若水所作,名为《奉使太原途中呈王坦翁副使(其一)》。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表达游子怀念故乡与友人的诗句。

“中山忠义定何人”,此句开篇便设问,询问在中山之地立志忠诚的人是谁。这里的“中山”通常指代国家的中央,即京城一带,而“忠义”则代表了诗人对于理想和信念的执着。

接下来的“数月相从笑语真”,表达了诗人与友人的深厚情谊,共同度过数个月光阴,他们之间的笑语都是真挚无伪的。

“未信功名孤壮志,不妨诗酒寄闲身。”这两句诗则表现出诗人对于功名利禄并不在意,而是将自己的壮志和闲适的生活寄托于诗酒之中。这里体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态度。

“此来饱看千岩秀,归去遥知两鬓新。”诗人通过这两句表达了自己在旅途中的所见和感受。他饱览了沿途的山川美景,而当他归去时,却发现自己的头发已有白丝,这是岁月流逝、时光易逝的无声诉说。

最后,“就使牧羊吾不恨,汉旄零落落花春。”这里诗人以自嘲的口吻表示,即便是过上牧羊的生活,他也不会有所遗憾。"汉旄"指的是古代官帽上的装饰,而“汉旄零落”则象征着往日荣华已成过眼云烟,落花飘零,更增添了一种物是人非、时光荏苒的感慨。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诗人的个人经历和情感表达,对友情、理想以及对待功名利禄持有一种超脱态度,同时也流露出对于时光易逝的无奈和感慨。

收录诗词(137)

李若水(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秋怀(其三)

破扇委高壁,病骨苏微凉。

罗阶竹千挺,秀质颀而长。

呼奴约疏箔,窗几延翠光。

欠伸睡稍足,夕影上东墙。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秋怀

满眼羁愁不可裁,西风楼阁独持杯。

一檠短梦寻家去,万瓦新霜逐雁来。

富贵未涯身半老,云山何处首空回。

呼儿涤砚酬佳句,试我胸中隐隐雷。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种荔枝核有感

荔子欲传种,他年养老饕。

试将千颗植,已喜寸萌高。

岂耐雪霜苦,空惭浇灌劳。

何殊茂陵客,藏核种蟠桃。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豪]韵

送行

去意浮长汴,离怀咏晓灯。

明时非不遇,幽黜坐无能。

岁月惊双鬓,林泉许曲肱。

从今藏羽翼,敢复觊飞腾。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蒸]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