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结绶当年仕两京,自怜年少体犹轻。
伊川洛浦寻芳遍,魏紫姚黄照眼明。
客思病来生白发,山城春至少红英。
芳丛密叶聊须种,犹得萧萧听雨声。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所作,题为《县舍不种花惟栽楠木冬青茶竹之类因戏书七言四韵》。诗中表达了诗人年轻时在京都的经历和对自然景色的欣赏,以及随着岁月流转,仕途变迁后的感慨。
首句“结绶当年仕两京”,回忆了诗人早年的官场生涯,在两个重要都城任职;“自怜年少体犹轻”则流露出当时的青春活力。接下来,“伊川洛浦寻芳遍,魏紫姚黄照眼明”描绘了在洛阳伊水和洛水边游赏名花的情景,魏紫姚黄代表牡丹,象征着富贵和美丽。
“客思病来生白发”表达了诗人客居他乡,疾病缠身时的愁绪,使得白发生出,暗示了时光荏苒与人生的沧桑。“山城春至少红英”写山城春色虽美,但诗人因病少有欣赏的心情,只有山城的红花能稍解寂寥。
最后两句“芳丛密叶聊须种,犹得萧萧听雨声”,诗人选择栽种楠木、冬青和茶竹,既体现了他的生活情趣,也寓含了在纷扰世事中寻求宁静的心境,即使不能种花赏花,也能在雨声中找到一丝慰藉。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个人经历和眼前景物的描绘,展现了诗人从繁华到落寞的心路历程,以及对自然和生活的淡然态度。
不详
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自居。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与韩愈、柳宗元、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文章天下无双誉,伯仲人间第一流。
出入两朝推旧德,周旋三事著嘉谋。
从容进退身名泰,宠锡哀荣礼数优。
棠棣从来敦友爱,九原相望接松楸。
结发逢明主,驰声著两朝。
奠楹先有梦,升屋岂能招。
赠服三公衮,兼荣七叶貂。
春风笳鼓咽,松柏助萧萧。
识度推明哲,风猷蔼缙绅。
何言止中寿,遂不秉洪钧。
翰墨时争宝,词章晚愈新。
哭哀文伯母,悲感路傍人。
望系朝廷重,文推天下工。
清名畏杨绾,故事问胡公。
物议垂为相,风流顿已穷。
仁言博哉利,献替有遗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