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其四)

初日照池底,游鱼戏涟漪。

落日延西林,蜻蜓弄斜晖。

忘情体自适,不但禽鸟微。

以兹慰心胸,富贵如何违。

舍策看清溪,步屧临荆扉。

青天委长流,孤云无所依。

居然忘物我,身世忽若遗。

形式: 古风

翻译

朝阳映照池塘底,游鱼在水波中嬉戏。
夕阳拉长了西边的树林,蜻蜓在余晖中翩翩起舞。
忘却烦恼,身心自在,不只是鸟儿的感受。
以此来安慰心灵,即使面对富贵,又怎能违背本心。
放下书卷,漫步清澈溪边,临近柴门。
青天之上,长河流淌,孤云无处栖息。
忽然间忘却自我与外界,仿佛世间万物都已抛诸脑后。

注释

初日:早晨的太阳。
涟漪:水面上的波纹。
延:延伸。
西林:西方的树林。
忘情:忘记烦恼。
体自适:身心舒畅。
禽鸟微:连鸟儿也感到舒适。
清溪:清澈的小溪。
荆扉:简陋的柴门。
孤云:孤独的云朵。
无所依:没有依靠。
物我:人与物的关系。
遗:遗忘。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清晨和傍晚两个宁静的自然场景。首句"初日照池底",以明亮的阳光照在池塘底部,展现出清晨的清新与活力。接着,"游鱼戏涟漪"写下游动的鱼儿在水面嬉戏,涟漪荡漾,生动活泼。

"落日延西林"转而描绘夕阳余晖洒满西边的树林,营造出一种恬静而温暖的氛围。"蜻蜓弄斜晖"则进一步描绘蜻蜓在夕阳下翩翩起舞,增添了画面的动态美。

诗人通过这些自然景象,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融入其中的忘我心境:"忘情体自适,不但禽鸟微",他忘却世俗烦恼,感到身心自在,连禽鸟都显得微不足道。这种心境使他得以"以兹慰心胸",即使面对富贵,也能坚守内心的平静。

"舍策看清溪,步屧临荆扉",诗人选择放下世俗的工具,漫步于清溪边,亲近简朴的生活。"青天委长流,孤云无所依",天空的广阔与孤云的自由,象征着诗人超脱的心境。最后两句"居然忘物我,身世忽若遗",诗人完全沉浸在自然之中,达到了物我两忘的境界,仿佛忘记了自我和世间纷扰。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然景色,寓含了诗人淡泊名利、追求心灵自由的人生哲学。

收录诗词(34)

庞谦孺(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古诗(其六)

送客出河门,返手闭篱关。

归来悬午窗,坐看屋上山。

众雏困未觉,捣药声已残。

倦鸟止不飞,鸡犬亦在栏。

高林静白日,时觉鸟声闲。

寂寂穷巷中,翳翳桑柘间。

不妨麻稻香,无时来鼻端。

形式: 古风

古诗(其一)

处身乾坤中,适意乃其常。

贫贱亦天然,尤怨徒自伤。

平生赋命薄,守己岂不良。

量分稍过差,神理翻百殃。

苟无济世具,希进未免狂。

鄙哉绵上人,远迹空潜藏。

市朝车马喧,不碍松菊芳。

何妨著衣冠,用舍姑逢场。

傥无侥倖心,世亦不见戕。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古诗(其五)

凡人种园花,但取红紫丽。

今我种园花,所乐在生意。

侵晨草露湿,园林有清气。

寝兴不裹首,散策绕花次。

次第除繁枝,分明去浪蕊。

客至旋结襟,舍柯惜馀味。

新稍才过屋,弱干渐拂地。

是中有深趣,欣然心自慰。

形式: 古风

古诗(其三)

西风正浩荡,出门无所寻。

强起理菊花,聊以慰我心。

傍篱见南山,经旬阻秋霖。

岂不欲傲游,虑此泥泞深。

凉飙带寒烟,暝色著高林。

归鸟未遑栖,槭槭风叶吟。

游子悲故乡,感叹岁月深。

一室蔽蓬蒿,空壶绝孤斟。

徘徊东墙下,仰视林端参。

耿耿夜何长,白露湿衣襟。

形式: 古风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