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

纵有灵符共綵丝,心情不似旧家时。

榴花照眼能牵恨,强切菖蒲泛酒卮。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翻译

即使拥有神奇符咒和彩色丝线
心境却已不再像从前那样

注释

灵符:神秘的符咒,可能象征着某种力量或希望。
綵丝:彩色的丝线,可能是装饰或编织物。
心情:情感状态。
旧家时:过去的时光,指诗人曾经的生活。
榴花:石榴花,鲜艳的颜色常常代表热情或激情。
牵恨:引发或加重心中的遗憾或思念。
强切:勉强切割。
菖蒲: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常用于端午节的习俗中。
泛酒卮:倒满酒杯,此处可能指饮酒以排解愁绪。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女词人朱淑真创作的《端午》。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现实生活中的孤独与不如意。诗人通过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自然景象,展现了深沉的情感。

"纵有灵符共綵丝" 这一句表达了作者虽然拥有可以带来吉祥如同护身符一样的精美物品,但这些都无法填补心中的空虚。"心情不似旧家时" 强调了现在的心境与过去在家庭中的幸福时光相比有着天壤之别。

接下来的两句 "榴花照眼能牵恨,强切菖蒲泛酒卮" 描述了自然景象中榴花的红艳映入眼帘,让人不禁牵挂起往昔的情感。同时,通过饮酒来忘却烦恼,但即便是菖蒲的辛辣也难以完全抹去内心的哀伤。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细腻描绘,表现了作者在端午节这一特定时刻的复杂情感。它不仅是一种对美好过往的怀念,更是一种对于现实孤独与苦恼的抒写。

收录诗词(367)

朱淑真(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宋代女诗人,亦为唐宋以来留存作品最丰盛的女作家之一。南宋初年时在世,祖籍歙州(治今安徽歙县),《四库全书》中定其为“浙中海宁人”。生于仕宦之家。夫为文法小吏,因志趣不合,夫妻不睦,终致其抑郁早逝。又传淑真过世后,父母将其生前文稿付之一炬。其余生平不可考,素无定论。现存《断肠诗集》、《断肠词》传世,为劫后余篇

  • 号:幽栖居士
  • 籍贯:一说浙江钱塘(今浙江杭州)
  • 生卒年:约1135~约1180

相关古诗词

九日

去年年月愁何限,重上心来益断肠。

秋色夕阳俱淡薄,泪痕离思共凄凉。

征鸿有阵全无信,黄菊无情却有香。

自觉近来清瘦了,懒将鸾镜照容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中春书事

乍暖还寒二月天,酿红酝绿斗新鲜。

日烘春色成和气,风弄花香作瑞烟。

莺舌似簧初学语,柳条如线未飞绵。

金杯满酌黄封酒,欲劝东君莫放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元夜三首(其三)

火独银花触目红,揭天鼓吹闹春风。

欣欢入手愁忙里,旧事惊心忆梦中。

但愿暂成人缱绻,不妨常任月朦胧。

赏灯那得工夫醉,未必明年此会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代送人赴召司农

当年持节使,宽厚出诚心。

郡国承风远,朝廷注意深。

十行初下诏,四海望为霖。

几夜台星转,光侵九棘林。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