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安亭晚眺

暧暧夕阴起,漠漠秋烟霏。

北风卷地来,落叶皆倒飞。

鸡犬识其主,一一还柴扉。

水底多绿苔,下有寒鱼依。

林鸟倦知返,高树巢斜晖。

万族欣有托,予独无家归。

眷言顾城郭,涕下沾裳衣。

形式: 古风 押[微]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日傍晚的宁静而略带凄凉的画面。"暧暧夕阴起,漠漠秋烟霏",诗人以温暖的夕阳余晖和弥漫的秋烟,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哀愁氛围。"北风卷地来,落叶皆倒飞",展现了秋风的力度,落叶纷飞的动态景象。

接下来,诗人通过"鸡犬识其主,一一还柴扉",寓言般地表达了对家园的归属感,动物们知道各自主人的家,而诗人却无处可归。"水底多绿苔,下有寒鱼依",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冷寂,寒鱼在水底的生存状态也暗示了诗人的孤独。

"林鸟倦知返,高树巢斜晖",写出了鸟儿归巢的场景,与诗人形成对比,凸显了他内心的孤寂。最后两句"万族欣有托,予独无家归",直接抒发了诗人无处安身的感慨,以及对故乡的深深眷恋。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日傍晚的景色,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和象征手法,表达了诗人强烈的思乡之情和孤独之感。杨后作为清代女诗人,能写出这样深沉的情感,显示出她的文学才华。

收录诗词(2)

杨后(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茅屋

叹息兵戈扰扰中,得居茅屋未奇穷。

不能种秫从陶令,且喜移家似葛翁。

白板扉开桑柘外,红榴花映菉葹丛。

干将在匣非无具,拟向淮南事八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得华甥书

蓬门无事懒巾车,日日清斋足野蔬。

傲俗已甘牛侩饮,开缄忽见豹奴书。

云低淮甸山如墨,春入燕台雪满渠。

为问骑驴京国客,赏奇东观近何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登西林寺塔同雪庵兄作

西林寺塔干云霄,盘空一气风萧萧。

抠衣纳级鼓残步,豁然开朗忘尘嚣。

九峰罗列如屏障,尺水春申在盆盎。

阿兄指点赤松溪,目极云烟不可状。

钟声隐隐脚底来,七重栏楯莲花台。

乃知西方象教力,能使俗念须臾灰。

市声鸦鹊都寂静,寰阓谁知有真境。

铃语频催归去来,夕阳已下青松顶。

形式: 古风

二月十五夜舟中望月

春光九十半虚过,锦瑟年华送绿波。

惆怅曲阿城畔月,照人催有别离多。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