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楼春(其一)

当年信道情无价,桃叶尊前论别夜。

脸红心绪学梅妆,眉翠工夫如月画。

来时醉倒旗亭下,知是阿谁扶上马。

忆曾挑尽五更灯,不记临分多少话。

形式: 词牌: 玉楼春

翻译

当年深信情感无价,桃叶酒杯边共度离别之夜。
脸颊羞红心情如梅花妆,描眉细致功夫堪比月色画。
来时已醉倒在酒馆,是谁扶我上了马背。
回忆曾经挑灯夜谈,直到五更,却忘了说了多少话。

注释

当年:过去的时间。
信道:深信。
情无价:情感无比珍贵。
桃叶:女子名字,此处代指佳人。
尊:古代盛酒的器皿。
论别夜:离别之夜的交谈。
脸红:脸颊泛红。
心绪:心情。
学梅妆:模仿梅花妆容。
眉翠:描绘翠绿的眉毛。
工夫:技巧。
如月画:如同月亮般细致。
来时:当时。
醉倒:喝得大醉。
旗亭:古代路边供人休息的酒馆。
扶上马:搀扶上马。
挑尽:挑灯夜读或交谈。
五更灯:五更时分的灯火。
临分:分别之际。
多少话:许多话语。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晏几道的《玉楼春》(其一),描绘了一段深情的离别场景。首句“当年信道情无价”,表达了主人公对往昔情感的珍视,认为爱情无比宝贵。接下来的“桃叶尊前论别夜”描绘了他们在酒席上的告别,气氛或许有些凄凉但又带着醉人的浪漫。

“脸红心绪学梅妆,眉翠工夫如月画”这两句细致入微地刻画了女子的美丽和情感波动,她脸庞泛红,仿若梅花般娇艳,眉毛如画,精致如月,显示出她的娇羞与专注。词人通过这些细节传达出离别时女子的动人形象。

“来时醉倒旗亭下,知是阿谁扶上马”描绘了主人公喝得大醉,不知是谁在深夜里将他扶上马,这既是对当时情景的回忆,也暗示了对方的体贴与关心。

最后两句“忆曾挑尽五更灯,不记临分多少话”,回忆起那个五更时分,他们相伴挑灯夜谈,虽然具体内容已忘却,但那份深深的离别话语却刻骨铭心,表达了词人对那段时光的深深怀念。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离别的场景,展现了主人公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和对逝去情感的深深怀念。

收录诗词(264)

晏几道(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北宋著名词人。晏殊第七子。历任颍昌府许田镇监、乾宁军通判、开封府判官等。性孤傲,中年家境中落。与其父晏殊合称“二晏”。词风似父而造诣过之。工于言情,其小令语言清丽,感情深挚,尤负盛名。表达情感直率。多写爱情生活,是婉约派的重要作家。有《小山词》留世

  • 字:叔原
  • 号:小山
  • 籍贯:抚州临川文港沙河(今属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
  • 生卒年:1038年5月29日—1110年

相关古诗词

玉楼春(其七)

东风又作无情计,艳粉娇红吹满地。碧楼帘影不遮愁,还似去年今日意。

谁知错管春残事,到处登临曾费泪。此时金盏直须深,看尽落花能几醉!

形式: 词牌: 玉楼春

玉楼春(其四)

清歌学得秦娥似,金屋瑶台知姓字。

可怜春恨一生心,长带粉痕双袖泪。

从来懒话低眉事,今日新声谁会意。

坐中应有赏音人,试问回肠曾断未。

形式: 词牌: 玉楼春

玉楼春(其八)

斑骓路与阳台近,前度无题初借问。

暖风鞭袖尽闲垂,微月帘栊曾暗认。

梅花未足凭芳信,弦语岂堪传素恨。

翠眉饶似远山长,寄与此愁颦不尽。

形式: 词牌: 玉楼春

玉楼春(其九)

红绡学舞腰肢软,旋织舞衣宫样染。

织成云外雁行斜,染作江南春水浅。

露桃宫里随歌管,一曲霓裳红日晚。

归来双袖酒成痕,小字香笺无意展。

形式: 词牌: 玉楼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