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描绘了朱应登登临王孙亭远眺华岳之景,气势磅礴,意境深远。首联“华岳遥瞻势已雄,河流入望更无穷”开篇即以华岳的雄伟之势和黄河的浩渺无垠勾勒出一幅壮丽的自然画卷,展现出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颔联“群山总出三峰下,众水同归九曲中”进一步描绘了华岳周围群山环抱,众水汇聚的壮观景象,凸显了华岳作为众山之主、众水之源的地位。颈联“绝塞衣冠通上国,行人车马入新丰”则将视角转向人文景观,通过描述边塞与京城的联系以及过往行人的热闹场景,展现了华岳地区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繁华景象。尾联“汉家陵邑依然在,拟赋西都恐未工”则表达了诗人对历史遗迹的感慨,虽欲歌颂西都(长安)的辉煌,但自感才力不足,难以尽述其美,流露出一种谦逊而深沉的情感。整首诗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的壮丽与人文历史的厚重,还蕴含了诗人对时间流转、历史变迁的深刻思考,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自然与人文和谐共存的审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