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宏父将往霅川见内相叶公以诗为别次其韵以自见(其九)

翰林胸中浩千古,笔头戏作江海潮。

子行造膝可问法,门前烟浪拍溪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萧]韵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沈与求所作,名为《曾宏父将往霅川见内相叶公以诗为别次其韵以自见》(其九)。诗中描绘了翰林学士的博学多才,以及他以笔墨挥洒出江海般的壮阔景象。诗人巧妙地运用比喻,将翰林的胸襟比作浩瀚的千古历史,笔力则如同江海之潮,澎湃不息。

“翰林胸中浩千古,笔头戏作江海潮。”这两句开篇即展现了翰林学者深邃的学问和卓越的文采。翰林,古代官职名,指在翰林院任职的官员,多为文学之士。诗人用“胸中浩千古”形容其学识渊博,犹如历史长河中的知识海洋;而“笔头戏作江海潮”,则是说他的文章如江海之潮般汹涌澎湃,生动形象地展示了其文笔的豪放与才华横溢。

接着,“子行造膝可问法,门前烟浪拍溪桥。”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翰林与来访者交流的情景。这里的“子行”应是指来访者曾宏父,而“造膝”则表示两人亲密无间的交谈,探讨学问之道。“可问法”则表明翰林不仅学识丰富,而且乐于传授,愿意与人分享自己的见解。最后,“门前烟浪拍溪桥”以自然景象为喻,既渲染了环境的宁静与和谐,也暗示了两人交流的深入与愉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细腻的描绘,展现了翰林学者的高雅风范和深厚学养,同时也表达了对友人离别的不舍与祝福。

收录诗词(316)

沈与求(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曾宏父将往霅川见内相叶公以诗为别次其韵以自见(其十)

邦侯言语妙天下,学海故自吞百川。

传杯击钵尽具眼,醉中莫漫思逃禅。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舟行即事

逗帆风借力,入坐水浮光。

村落知多少,邮亭自短长。

跳鱼吹暗浪,浴鹭耿残阳。

又是吾庐远,相看思渺茫。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舟过北塘

袅袅轻飔动,娟娟佳月升。

岸回双树暗,村远一灯明。

过雁参差影,跳鱼拨刺声。

停桡且勿去,吾意不胜清。

形式: 五言律诗

羞墓

富贵因人德未酬,绣衣归去竟何求。

荒坟三尺斜阳里,千古徒增女子羞。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