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羞墓》由宋代诗人沈与求所作,通过对一位女性墓地的描绘,表达了对女性命运的深刻同情和对社会不公的批判。
首句“富贵因人德未酬”,揭示了女性在追求富贵时往往需要依赖他人的道德品质,暗示了女性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依赖性。接着,“绣衣归去竟何求”一句,通过描述女性穿着华丽的衣物(绣衣)离开,却不知最终追求的是什么,暗喻了女性在社会变迁和个人追求中可能迷失自我,以及对自身价值的不确定感。
后两句“荒坟三尺斜阳里,千古徒增女子羞”,将视角转向女性的墓地,描绘出一幅凄凉的画面:在夕阳的余晖下,一座荒坟静静地矗立着,仿佛在诉说着女性一生的辛酸和无奈。这不仅是对逝者的一种哀悼,更是对女性在历史长河中被忽视、被压抑命运的深刻反思,以及对社会性别不平等现象的强烈批判。
整首诗以细腻的情感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女性命运的深切关怀,以及对社会公正的呼唤。通过对比富贵与贫贱、生前与死后、个人努力与社会局限之间的矛盾,沈与求巧妙地传达了对女性社会地位和命运的同情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