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留侯传

覆楚雠韩势有馀,男儿遭遇更难如。

偶成汉室千年业,只读圯桥一卷书。

翻把壮心轻尺组,却烦商皓正皇储。

若能终始匡天子,何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翻译

颠覆楚韩的形势绰绰有余,男儿的际遇却更加艰难。
偶然成就了汉朝千年的基业,只是通过阅读圯桥边的一卷书。
他轻视权位,宁愿倾尽壮志,却让商皓辅佐太子。
如果能够始终如一地辅佐天子,何必在乎那些世俗的名利之争。

注释

覆:颠覆。
楚雠韩:楚国和韩国。
势有馀:形势绰绰有余。
男儿:男子汉。
遭遇:际遇。
更难如:更加艰难。
偶成:偶然成就。
汉室:汉朝。
千年业:千年的基业。
圯桥:圯桥边。
一卷书:一卷书卷。
壮心:壮志。
轻尺组:轻视权位。
商皓:商皓(古代贤臣,此处可能指辅佐者)。
皇储:太子。
若能:如果能够。
终始:始终如一。
匡天子:辅佐天子。
何必:何必在乎。
□□□□□:空白处可能表示省略或强调某种不重要的内容。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崔涂的《读留侯传》,表达了诗人对于汉初名将张良(留侯)的仰慕和对其智谋与忠诚品质的赞赏。全诗语言简洁,情感深沉,充分展现了古典诗词的艺术魅力。

首句“覆楚雠韩势有馀,男儿遭遇更难如。”通过历史事件比喻张良智谋过人,能够在汉初的动荡时期屡立战功,显示出其超凡的能力和对国家大事的掌控力。

接着“偶成汉室千年业,只读圯桥一卷书。”则描绘了留侯用兵如神,仅凭一本书就能成就汉朝千年基业的非凡智慧。这两句突出了张良的卓越才能和他在汉初立国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翻把壮心轻尺组,却烦商皓正皇储。”诗人通过留侯的故事,表达了自己对于忠诚和匡扶君主的渴望,同时也反映出对当时政治局势的关切。

最后,“若能终始匡天子,何必□□□□□。”则是诗人发自内心的感慨,如果能够像留侯那样始终辅佐君王,那又何须其他的功业和追求呢?这里的“匡”字意味着辅助、扶持,体现了古代士人对于忠诚与国家的深厚情怀。

总体来看,这首诗不仅赞美了留侯张良的一生,更透露出诗人对理想政治境界的向往。

收录诗词(104)

崔涂(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 (约公元八八七年前后在世),善音律,尤善长笛,一九七八年版人民文学出版社《唐诗选》以其[旧业临秋水,何人在钓矶]及[试向富春江畔过,故园犹合有池台]句,推为今浙江桐庐、建德一带人。唐末诗人,生卒年、生平均不详,约公元八八八年前后在世。壮客巴蜀,老游龙山,故也多写旅愁之作。其《春夕旅怀》[胡蝶梦中家万里,杜鹃枝上月三更],颇为传诵。《全唐诗》存其诗1卷。他写的最有名的一首诗是《除夜有怀》

  • 字:礼山
  • 籍贯:《唐才子传》说是江南
  • 生卒年:888

相关古诗词

途中秋晚送友人归江南

又指烟波算路岐,此生多是厌羁离。

正逢摇落仍须别,不待登临已合悲。

里巷半空兵过后,水云初冷雁来时。

扁舟未得如君去,空向沧江梦所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途中感怀寄青城李明府

鳞鬣催残志未休,壮心翻是此身雠。

并闻寒雨多因夜,不得乡书又到秋。

耕钓旧交吟好忆,雪霜危栈去堪愁。

如何只是三年别,君著朱衣我白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宿庐山绝顶山舍

一磴出林端,千峰次第看。

长闲如未遂,暂到亦应难。

谷树云埋老,僧窗瀑影寒。

自嫌心不达,向此梦长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寄青城山颢禅师

怀师不可攀,师往杳冥间。

林下谁闻法,尘中只见山。

终年人不到,尽日鸟空还。

曾听无生说,应怜独未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