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父生日(其三)

郁郁涧底松,千年养奇干。

盘根入窈窕,翠盖摩霄汉。

岩深饱霜雪,路绝窥轮奂。

空回牛刀手,屡发匠石叹。

物生非不逢,得天地所赞。

虽微栋梁求,幸免斤斧难。

我公庙堂人,端委四夷惮。

岂惟福苍生,高风激贪懦。

云何卧箕颍,当宁方宵旰。

吾道久寂寥,贤愚良未判。

汗颜与血指,袖手宁坐看。

卷怀霖雨心,警策露电观。

形神妙自契,眉目光璀璨。

长松信可倚,柯叶四时贯。

东风漫滋荣,寒雨徒零乱。

何异楚灵椿,春秋安可算。

形式: 古风 押[翰]韵

鉴赏

此诗以松树为喻,生动描绘了松树坚韧不拔、历经霜雪而不倒的形象,象征着叔父苏过的品格和精神。诗中“郁郁涧底松”开篇即点明主题,松树生长在幽深的山涧底部,却能千年生长,展现出顽强的生命力。“盘根入窈窕,翠盖摩霄汉”,描述松树根系深入,枝叶茂盛,直插云霄,形象地表现了松树的高大与挺拔。

接着,“岩深饱霜雪,路绝窥轮奂”,通过描写松树在严酷环境中的生存状态,进一步强调其坚韧不屈的精神。而“空回牛刀手,屡发匠石叹”,则借用了古代典故,表达了对松树独特之美的赞叹,同时也暗含了对叔父苏过才能的推崇。

后半部分,诗人将松树与叔父苏过的人生经历相联系,指出虽然叔父并未追求显赫的官职,但其高尚的品德和深远的影响,如同松树一般,即使不被世人所知,也依然保持着自己的本色。诗中“吾道久寂寥,贤愚良未判”,表达了对当时社会道德风气的担忧,而“汗颜与血指,袖手宁坐看”则体现了诗人对于改变现状的决心和行动。

最后,“卷怀霖雨心,警策露电观”,展现了叔父苏过内心深处的慈悲与智慧,如同雨水滋润大地,又如闪电照亮黑暗。诗中“形神妙自契,眉目光璀璨”,赞美叔父苏过不仅在行为上表现出高尚的品质,更在精神层面达到了一种超凡脱俗的境界。而“长松信可倚,柯叶四时贯”,则以松树四季常青的形象,寓意叔父苏过无论何时都能成为人们依靠的楷模。

整首诗通过对松树的描绘,巧妙地将自然景观与人物品性相结合,既展现了松树的自然之美,也寄托了对叔父苏过崇高人格的赞美与敬仰。

收录诗词(298)

苏过(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叔父生日(其四)

物居覆载间,阴阳为盛衰。

我观众草木,春风不相遗。

春风暂能荣,还有摇落时。

区区诿消长,岁月胡能支。

世人如草木,世态岂异兹。

扰扰方寸中,坐受宠辱移。

昼锦方自眩,饮水谁汝知。

可怜千金躯,坐困毫与釐。

大哉孔孟志,夫子真能师。

浩然刚在气,直养充四维。

贫富未易动,寒暑何从窥。

塞马无倚伏,昭琴谢成亏。

还观傥来物,造物戏小儿。

臞仙事吐纳,阅世犹有之。

至人不导引,眉寿何复疑。

惟应广成子,当与此心期。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赠诗僧从信

吴山翠如蓝,越水碧如铜。

山川吐奇秀,儒释俱争锋。

接迹有禅老,提纲古宗风。

其馀将诗律,岛可不足攻。

我久客尘土,虽穷诗未工。

要知笔砚废,似缺山水供。

上人三吴来,句法乃有从。

老潜已黄壤,弟子传清雄。

益复访云水,高情谢樊笼。

试草北山移,为我招琴聪。

形式: 古风

送乡僧世鹏游嵩少

吾蜀士尚气,凭陵以相高。

傥无胜己友,便绝平生交。

诗书将吾军,道艺恃所操。

宁甘毙百战,讵肯挫一毫。

气俗未易改,波澜到方袍。

世鹏此其流,何止事风骚。

我观浮屠法,成佛须我曹。

荣枯寄梦幻,生死真鸿毛。

恨子太孤直,崭然出蓬蒿。

须防斤斧厄,且为声名逃。

空山人迹少,晏坐狐狸嗥。

三年再见子,庶其免风涛。

形式: 古风

访江令德脩置酒泛舟

微雨止复作,柴门蓬蒿积。

城隅得幽径,违淖洷蹑屐。

吾邑有君子,官居似禅寂。

惟闻弦歌声,不见愠喜色。

公庭绝笞箠,东阁乱书帙。

萧然拂尘榻,容我不速客。

清风扫烦溽,浅沼弄寒碧。

小饮起纵棹,荷翻珠的皪。

我本江湖人,久负云水役。

钓竿未入手,越吟同庄舄。

君行赋杕杜,我分安蓬荜。

他时剡溪船,永谢言游室。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