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洞庭西望水漫漫,浪打船头来往难。
荷叶作衣蒲作帽,只遮风雨弗遮寒。
此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江南水乡图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渔民在恶劣天气中的生活状态。首句“洞庭西望水漫漫”,以广阔的洞庭湖为背景,展现出一种浩渺无垠的自然景象,引人遐想。接着,“浪打船头来往难”一句,将视线聚焦于湖面上的船只,描绘了风浪中航行的艰难与危险,同时也暗示了渔民生活的不易。
后两句“荷叶作衣蒲作帽,只遮风雨弗遮寒”,则进一步揭示了渔民的生活条件和环境。荷叶和蒲草在古代常被用来制作简易的衣物和帽子,以抵御风雨。然而,即便如此,这些简陋的遮蔽物并不能完全抵挡严寒,暗示了渔民在恶劣气候下仍需面对的寒冷与艰苦。整首诗通过对比风雨的遮挡与寒冷的无法抵御,表达了对渔民辛劳生活的同情与感慨,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类生存状态深刻的理解与关注。
不详
别署西村逸史。生于明宣宗宣德九年,卒于明孝宗弘治九年,年六十三岁。书无不读,尤熟于史。一生淡于名利和官宦,友人引荐他入朝,他多次婉言推辞,一直隐居不仕,隐留心经世之务。每有客人到访,则陈列三代秦汉器物及唐宋以来古籍、书画名品,互相鉴赏和题签。其收藏处所名有“日鉴堂”。正德间,吴中高士首推沈周,次之,所作《晴雨霁三游西湖》,为游记文学经典,有《西村集》八卷,见《四库总目》
野老乘舟自打桡,闲看翡翠戏兰苕。
连山不断南津口,曲水回通底定桥。
太湖一水跨三州,洞庭两山在上头。
侬意如山常日静,郎行似水去难留。
合伴送郎湖水边,柳丝无力系郎船。
黄蘖作籓篱更苦,淤泥种藕别生莲。
震泽雨晴添水波,郎船将发唱吴歌。
谁知三万六千顷,不及侬愁一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