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李万州赴饶州觐省

前程观拜庆,旧馆惜招携。

荀氏风流远,胡家清白齐。

川回吴岫失,塞阔楚云低。

举目亲鱼鸟,惊心怯鼓鼙。

人稀渔浦外,滩浅定山西。

无限青青草,王孙去不迷。

形式: 排律 押[齐]韵

翻译

未来的行程充满敬仰庆祝,旧居招揽亲友共聚。
荀家的风雅流传久远,胡家的清廉如同一致。
江河弯曲,吴地山峦消失在视野,边塞辽阔,楚天云层低垂。
放眼望去,亲近鱼鸟,听到战鼓声却让人心惊胆战。
渔村之外人烟稀少,滩涂浅处定是山西之地。
无尽的青草地,游子离去也不会迷失方向。

注释

前程:未来行程。
观拜:敬仰庆祝。
旧馆:旧居。
招携:招揽亲友。
荀氏:荀家。
风流:风雅。
胡家:胡家。
清白:清廉。
川回:江河弯曲。
吴岫:吴地山峦。
塞阔:边塞辽阔。
楚云:楚天云层。
鼓鼙:战鼓声。
渔浦:渔村。
山西:指地名。
王孙:游子。
去不迷:不会迷失。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皇甫冉的作品,名为《送李万州赴饶州觐省》。诗中表达了对友人的依依不舍和深厚的情感,同时也展现了诗人的高超景观描绘能力。

首句“前程观拜庆”表明了朋友即将启程,诗人以一种仪式般的方式来表示自己的祝福。紧接着,“旧馆惜招携”则透露出对共同度过时光的怀念和不舍。

在“荀氏风流远,胡家清白齐”这两句中,诗人通过引用历史上的名族荀氏和胡氏,以比喻的手法描绘出友人的高贵品格和纯洁的心灵。这里的“风流”指的是文化修养和气质,而“清白齐”则形容其品行如同洁净无瑕。

接下来的“川回吴岫失,塞阔楚云低”两句,则描绘出友人离去时所经过的山川河流,以及边塞的辽阔景象。其中,“川回吴岫失”表达了对朋友在旅途中可能会迷失方向的担忧,而“塞阔楚云低”则展现了一种雄伟又带着些许悲凉的边塞风光。

诗人继续写道:“举目亲鱼鸟,惊心怯鼓鼙。”这里,“举目亲鱼鸟”表明了朋友在旅途中与大自然的亲近,而“惊心怯鼓鼙”则描绘了一种内心的不安和恐惧,这里的“鼓鼙”是指古代行军时所用的军用乐器,象征着战争或危险。

“人稀渔浦外,滩浅定山西。”这两句诗继续展开了旅途景象,表达了朋友在人迹罕至的荒野中前进的孤独和艰辛。其中,“人稀渔浦外”描绘了一种人烟稀少的自然环境,而“滩浅定山西”则展现出旅途中的艰难与险阻。

最终,诗人写道:“无限青青草,王孙去不迷。”这里,“无限青青草”形容了广袤无垠的草原景象,而“王孙去不迷”则表明了朋友即使在茫茫人烟中,也不会迷失方向。这一句既是对友人的鼓励也是诗人内心深处的一种期望。

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一场生动的告别场景,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朋友未来道路上的美好祝愿。

收录诗词(228)

皇甫冉(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卒于唐代宗大历五年(公元770年),著名诗人。先世居甘肃泾州。天宝十五年进士。曾官无锡尉,大历初入河南节度使王缙幕,终左拾遗、右补阙。其诗清新飘逸,多飘泊之感

  • 字:茂政
  • 籍贯:润州(今镇江)丹阳
  • 生卒年:公元717年

相关古诗词

送魏六侍御葬

哭葬寒郊外,行将何所从。

盛曹徒列柏,新墓已栽松。

海月同千古,江云覆几重。

旧书曾谏猎,遗草议登封。

畴昔轻三事,尝期老一峰。

门临商岭道,窗引洛城钟。

应积泉中恨,无因世上逢。

招寻偏见厚,疏慢亦相容。

张范唯通梦,求羊永绝踪。

谁知长卿疾,歌赋不还邛。

形式: 排律 押[冬]韵

适荆州途次南阳赠何明府

千里独游日,有怀谁与同。

言过细阳令,一遇郎陵公。

清节迈多士,斯文传古风。

闾阎知俗变,原野识年丰。

吾道方在此,前程殊未穷。

江天经岘北,客思满巴东。

梦渚夕愁远,山丘晴望通。

应嗟出处异,流荡楚云中。

形式: 排律 押[东]韵

宿严维宅送包七

江湖同避地,分手自依依。

尽室今为客,经秋空念归。

岁储无别墅,寒服羡邻机。

草色村桥晚,蝉声江树稀。

夜凉宜共醉,时难惜相违。

何事随阳侣,汀洲忽背飞。

形式: 排律 押[微]韵

寄江东李判官

远怀不可道,历稔倦离忧。

洛下闻新雁,江南想暮秋。

澄清佐八使,纲纪案诸侯。

地识吴平久,才当晋用求。

时贤几殂谢,摛藻继风流。

更有西陵作,还成北固游。

归途限尺牍,王事在扁舟。

山色临湖尽,猿声入梦愁。

形式: 排律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