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江禽野兽两堪伤,避射惊弹各自忙。
头角任多无獬豸,羽毛虽众让鸳鸯。
落苔红小樱桃熟,侵井青纤燕麦长。
吟把离骚忆前事,汨罗春浪撼残阳。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逸生活的诗人在春天所感受到的情景和内心世界。开篇“江禽野兽两堪伤,避射惊弹各自忙”两句,通过江中的水鸟和野地的走兽因畏惧猎人的弓箭而四处逃窜,描绘出一种生灵共有的恐慌与紧迫感。然而诗人并未就此停留,而是转向“头角任多无獬豸,羽毛虽众让鸳鸯”表达了即便是在自然界中,也有强弱之分,有些生物依旧保持着它们的优雅姿态,不为外界所扰。
接着,“落苔红小樱桃熟,侵井青纤燕麦长”两句,则描绘出春天的景色。樱桃成熟,燕麦茁壮,展示了自然界的生机勃勃,以及诗人对这些生命力的赞美。
最后,“吟把离骚忆前事,汨罗春浪撼残阳”两句中,诗人通过吟诵古代楚辞《离骚》来表达自己对往昔岁月的怀念,同时也感受着春日里波光粼粼的水面和逐渐西下的夕阳。这里的“撼残阳”不仅是对景色的描绘,也暗含了诗人对于光阴易逝、生命有限的深刻感悟。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界生灵和春日美景的细腻描写,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纷争、寄情山水的高洁情怀,以及诗人内心深处对过往时光的无限留恋。
不详
晚年自号衡岳沙门,唐朝晚期著名诗僧
渔翁那会我,傲兀苇边行。
乱世难逸迹,乘流拟濯缨。
江花红细碎,沙鸟白分明。
向夕题诗处,春风斑竹声。
湘江秋色湛如冰,楚客离怀暮不胜。
千里碧云闻塞雁,几程青草见巴陵。
寒涛响叠晨征橹,岸苇丛明夜泊灯。
鹦鹉洲边若回首,为思前事一扪膺。
湘潭春水满,岸远草青青。
有客钓烟月,无人论醉醒。
门前蛟蜃气,蓑上蕙兰馨。
曾受蒙庄子,逍遥一卷经。
太尉遗孤井,寒澄七百年。
未闻陵谷变,终与姓名传。
影浸无风树,光含有月天。
林僧晓来此,满汲洒金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