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香花

朱帘高槛俯幽芳,露浥烟霏玉褪妆。

月冷素娥偏有态,夜寒青女不禁香。

从教春事年年晚,要使诗人日日狂。

替取秋兰纫佩好,忍随风雨受凄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翻译

红色的窗帘高高挂着,俯瞰着幽深的芬芳,露水润湿了轻烟,仿佛美人的玉颜褪去了妆容。
月光清凉,素雅的嫦娥更显娇媚;夜晚寒冷,青霜仙子也抵挡不住花香的诱惑。
任凭春天的事情每年来得晚些,只愿让诗人们每日沉醉于诗情画意。
宁愿选择秋天的兰花编织佩饰,也不愿忍受风雨中的凄凉。

注释

朱帘:红色的窗帘。
高槛:高高的门槛。
幽芳:幽深的芬芳。
露浥:露水湿润。
烟霏:轻烟。
玉褪妆:如玉般的容颜褪去妆容。
月冷:月光清凉。
素娥:嫦娥。
偏有态:更显娇媚。
夜寒:夜晚寒冷。
青女:青霜仙子。
不禁香:抵挡不住花香。
春事:春天的事情。
年年晚:每年来得晚。
诗人:诗人们。
日日狂:每日沉醉。
秋兰:秋天的兰花。
纫佩:编织佩饰。
好:更好。
忍:宁愿。
凄凉:凄苦。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夜的静谧画面,诗人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和思想。"朱帘高槛俯幽芳"一句,设定了一个深闺内院的环境,朱红色的窗棂和高耸的围墙下,是一种幽静而略带花香的氛围。接下来的"露浥烟霏玉褪妆"则描绘了一种湿润和清冷的气象,似乎是秋天的夜晚,露水沾湿了窗棂,形成一层薄雾,使得月光透过这层雾气,看上去仿佛是一幅未完成的妆容。

"月冷素娥偏有态"中的"素娥"指的是仙女,形象源自中国古代神话,这里的意思是说月亮清冷而美丽,但又带有一种超脱尘世的高贵姿态。紧接着的"夜寒青女不禁香"则透露出诗人对女性的赞美和向往,尽管夜晚已经很凉了,但青衣女子散发出的香气却是那么的不可抗拒。

"从教春事年年晚"表达了一种对于时光流逝的无奈感。春天来了又去,而诗人似乎总是在这不断变化中感到落寞和孤独。"要使诗人日日狂"则是一种对抗命运的态度,诗人希望自己能在每一天都保持一种激情和疯狂,以此来抗衡时间的流逝。

最后两句"替取秋兰纫佩好,忍随风雨受凄凉"则是诗人的自我安慰。秋兰是一种香草,诗人希望能以它来装饰自己的佩带,这既是一种对美好的追求,也可能是一种对内心平静的渴望。而"忍随风雨受凄凉"则表现了诗人面对自然界的无常和自己情感的复杂性,尽管外界给予他凄凉的考验,他也只能默默承受。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景描写和丰富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一个内心世界的丰富与复杂。

收录诗词(10)

晁咏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戏葛试官

没兴主司逢葛八,贤弟被黜兄荐发。

细思堪惜又堪嫌,一壁有眼半壁瞎。

形式: 七言绝句

初行山

霭霭初蒸云,落落欲坠石。

山深多晚花,照水自红碧。

渔艇入烟小,松竹凌烟直。

西风漾碧波,扁舟恣崎侧。

客从北方来,苦遭世俗迫。

登临虽夙愿,山川多未识。

浩荡涉寒流,跻攀并苍壁。

扪萝窥鸟道,踏径穷人迹。

清泉洗尘心,山鸟惯幽客。

逸兴良未已,日下千崖赤。

十载孙承公,好具登山屐。

形式: 古风

寿星寺

石磴插青云,禅宫入渺冥。

归云侵客座,流水乱松声。

天近月逾白,竹多山更青。

从来丘壑志,不独付孙登。

形式: 五言律诗

杭州思归

丘壑情无尽,田园兴有馀。

何当厌泽国,不奈忆君庐。

庭户草应长,江山木已疏。

何时整归棹,八月洞庭湖。

形式: 五言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