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之相访忽忆汉孙不得一脉以死用前韵

叩门剥啄涕沾襟,忽忆僧孙病骨侵。

壁上卧龙香线断,柱间题凤墨痕深。

仓皇不瞑思君眼,辗转犹希住世心。

真意自天渠信否,赠篇聊当阁中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石的作品,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寄托,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生命脆弱的感慨。

"叩门剥啄涕沾襟,忽忆僧孙病骨侵。" 这两句通过叙述诗人在夜深人静时分的寂寞与思绪,表现了他对于远方朋友汉孙(可能是指同朝代的另一位诗人)的牵挂之情。"剥啄"形象生动地描摹出夜晚的寂静,而"僧孙病骨侵"则透露出对友人健康状况的担忧。

"壁上卧龙香线断,柱间题凤墨痕深。" 这两句诗运用了鲜明的意象,将室内的装饰与文字创作联系起来,表达了诗人对于美好事物即将逝去的无奈,同时也暗示了诗人的文学创作如同壁上的卧龙和柱间的题凤一样,留下深刻的印记。

"仓皇不瞑思君眼,辗转犹希住世心。" 这两句则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于友情与生命的珍视之情,以及在面对逝去和消散时所持有的渴望和无力感。

"真意自天渠信否,赠篇聊当阁中箴。" 最后两句诗则是诗人的自我抒怀,他通过写作来表达自己的真挚情感,同时也希望这些文字能够作为对友人的一种提醒和勉励。

整首诗构思精巧,语言优美,充满了深厚的情感与丰富的意象,是一篇优秀的咏怀之作。

收录诗词(518)

李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少负才名,既登第,任大学博士,出主石室,就学者如云。蜀学之盛,古今鲜俪。后卒成都,时作山水小笔,风调远俗。卒年七十外

相关古诗词

石蒙恩召还以病留滞度岁赋此诗道别呈诸同官

三驰旌聘合翻然,万里君恩荷记怜。

肯许老饕同守岁,且因春酒介新年。

风传鹢首五湖浪,雪涨蟆颐一脉泉。

他日堂中元祐脚,只堪诵说学苏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礼殿

雨老苔荒墨色昏,汉人两序姓名存。

六经丝竹升堂后,千古衣冠此地尊。

但使高文无废祀,只今扬马未招魂。

寥寥蜀学谁为倡,东去江流注海门。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边州警报

翠围矗矗乱山稠,蜑雨蛮烟冻不收。

赤白囊来逢此岁,青黄谷熟又深秋。

一官忍耻随人后,数口全生敢自谋。

虮虱有心空地上,苍生难答两宫忧。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再用九日韵答何邵卿二首(其二)

习气仍馀酒后狂,十年坐斥醉中乡。

读书窗外千堆雪,利剑床头一匣霜。

收拾微吟追李杜,研摩小楷逼苏黄。

他文消遣随儿辈,颇笑翁痴作一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