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谢三学士唱和八首.和八月十五日斋宫对月

皓月三川静,晴氛万里销。

灵光望日满,寒色入波摇。

灏气成山雾,浮云蔽垄苗。

庙荒阴燐出,苑废露萤飘。

斋馆心方寂,秋城夜已遥。

清谈对元亮,琼彩映萧萧。

形式: 排律 押[萧]韵

翻译

明亮的月亮照耀在静静的河流上,万里晴空一片清澈。
月光如灵光照亮了整个白天,寒冷的色彩在水波中摇曳。
浩渺的雾气像山峦般升起,浮云遮住了田野的庄稼。
古老的神庙荒凉,磷火闪烁;废弃的园林中,萤火虫飘荡。
我在斋馆内心静如水,夜晚的秋城显得更加遥远。
我们清谈对坐,如同元亮先生,明亮的光彩映照着萧瑟的景象。

注释

皓月:明亮的月亮。
静:安静。
晴氛:晴朗的天空。
销:消散。
灵光:神圣的光芒。
寒色:寒冷的色彩。
灏气:浩渺的雾气。
蔽:遮蔽。
庙荒:神庙荒凉。
阴燐:磷火。
苑废:园林废弃。
露萤:露中的萤火虫。
斋馆:斋戒的场所。
秋城:秋天的城市。
元亮:陶渊明的字,代指他。
萧萧:形容冷清或风声。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所作,描绘了中秋节夜晚在斋宫赏月的情景。诗人以皓月明亮、万里晴空为背景,展现出月光洒满大地,照耀在江河之上,波光粼粼,寒意微动的画面。他进一步描绘了月色如雾般笼罩山峦,浮云遮挡田野的景象,暗示了自然的静谧与变迁。

月亮的光芒还照见了废弃的庙宇,磷火闪烁,以及皇家苑囿中飘荡的萤火虫,增添了历史的沧桑感。诗人身处斋馆,心境宁静,感受到秋夜的深远。他以"清谈"自比,表达了对高雅对话的向往,同时以"琼彩映萧萧"形容月光的皎洁,与友人谢三学士共享这宁静而美好的月夜。

整体来看,此诗以月夜景色为载体,寓含了诗人的情感寄托和对历史的沉思,展现了宋人中秋赏月的传统习俗和文人士大夫的闲适情怀。

收录诗词(1170)

欧阳修(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自居。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与韩愈、柳宗元、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 字:永叔
  • 号:醉翁
  • 籍贯: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
  • 生卒年:1007-1072

相关古诗词

双桂楼

嘉树丛生秀,兹楼层汉傍。

飞甍临万井,伏槛出垂杨。

卷幕晴云度,披襟夕籁凉。

山河瞻帝里,风月坐胡床。

爱客东阿宴,清欢北海觞。

淮南多雅咏,岁晚玩幽芳。

形式: 排律 押[阳]韵

对雪十韵

对雪无佳句,端居正杜门。

人闲见初落,风定不胜繁。

可喜轻明质,都无剪刻痕。

铺平失池沼,飘急响窗轩。

惜不摇嘉树,冲宜走画辕。

寒欺白酒嫩,暖爱紫貂温。

远霭销如洗,愁云晚更屯。

儿吟雏凤语,翁坐冻鸱蹲。

病思惊残岁,朋欢赖酒樽。

稍晴春意动,谁与探名园。

形式: 排律 押[元]韵

汉宫

桂馆神君去,甘泉辇道平。

翠华飞盖下,豹尾属车迎。

晓露寒浮掌,光风细转旌。

廊回偏费步,佩远尚闻声。

玉树人间老,珊瑚海底生。

金波夜夜意,偏照影娥清。

形式: 排律 押[庚]韵

龙门泛舟晚向香山

暂解尘中绂,来寻物外游。

搴兰流水曲,弄桂倚山幽。

波影岩前绿,滩声石上流。

忘机下鸥鸟,至乐玩游鯈。

梵响云间出,残阳树杪收。

溪穷兴不尽,系榜且淹留。

形式: 排律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