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居二首(其一)

七岁投閒日,浑如未第初。

牛衣困褴缕,鹤饭愧粗疏。

圣有杯中露,朝无别后书。

温寻皆旧学,风雨岁时馀。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翻译

七岁时的日子,仿佛还是初次落榜时的失意。
穿着破烂的牛衣,连粗茶淡饭都感到惭愧。
圣贤的教诲如同杯中的露珠,早晨醒来却无从寻找他们的只字片言。
温习旧学成为日常,风雨岁月中只剩这些回忆。

注释

七岁:指诗人七岁时。
投閒:闲居,不得志。
浑:全然,仿佛。
未第:科举考试未中。
初:初始,刚刚。
牛衣:破旧的牛皮衣,代指贫寒生活。
困褴缕:形容衣物破烂不堪。
鹤饭:比喻清苦的生活。
愧:感到羞愧。
粗疏:粗糙简陋。
圣有:圣贤的教诲。
杯中露:比喻珍贵的智慧或教诲。
朝无:早晨醒来没有。
别后书:分别后的书信,指来自师长的教导。
温寻:温习。
皆旧学:都是旧有的学问。
风雨岁时:风雨交加的时节,象征人生的艰难岁月。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淡泊名利、超脱世俗的生活状态。开篇“七岁投閒日,浑如未第初”,表明自幼便已放弃了功名之争,心态平和,如同自然界中的云烟一般无牵挂。“牛衣困褴缕,鹤饭愧粗疏”则写出了诗人过着一种简朴的生活,即使是穿的衣服、吃的食物都很简单,但诗人并不感到羞愧,因为他已经超越了物质的束缚。

“圣有杯中露,朝无别后书”中的“杯中露”象征着清凉自在的心境,而“朝无别后书”则表达了对时间的豁然忘怀,没有过多的规划和期待。诗人生活的哲学是顺其自然,不为世俗所扰。

最后两句“温寻皆旧学,风雨岁时馀”展示了诗人对于知识和学习的态度,即便是在安逸的日子里,也不忘温习旧有的学问。即使外界有风有雨,但也不能阻挡诗人的求知欲望。“岁时馀”则是对时间流转中积累下来的生活感悟。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淡化物质和功利,强调了内心世界的丰富与自由,是一首颇具禅意的咏叹自然与人生的佳作。

收录诗词(518)

李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少负才名,既登第,任大学博士,出主石室,就学者如云。蜀学之盛,古今鲜俪。后卒成都,时作山水小笔,风调远俗。卒年七十外

相关古诗词

到沉黎举家瞆气上如聋者踰月乃愈医人云此瘴气也

儋史之孙病耳翁,人佯谓我与真同。

蚊飞鬓外年时事,鹊噪愁边晚更空。

老去鹿皮终可隐,听如龙鼻反能聪。

昭文不鼓非无意,勉为慈亲奏凯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到夔门呈王待制

手挈东风上水关,凤书迎日看新班。

五湖家世乌衣巷,三峡楼台赤甲山。

画戟门开春昼永,卧龙帐稳海波閒。

安危大计须公等,天定应知即赐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周参政惠书唁及亡儿开二首(其二)

取士平轩鉴,吾儿死布衣。

招魂荒草墓,冤鬼泣松扉。

推挽无遗力,挤排已觉非。

存亡佩陈谊,舍此更谁归。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周参政惠书唁及亡儿开二首(其一)

颡马非才具,蜗牛惜弊庐。

岁时甘伏枕,风雨阻来车。

药裹衣巾内,梅花酒盏疏。

江湖慰寂寞,一纸故人书。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