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朱希晦所作的《和简叔向陈先生仲谦倪公》。诗中以雁荡山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友情、才华、理想与现实之间冲突的深刻思考。
首句“我家雁荡南,啸傲云松下”,描绘了诗人隐居雁荡山的生活情景,自由自在,远离尘嚣。接着“平生伯牙弦,不恨知音寡”两句,借用了伯牙与钟子期的故事,表达了诗人虽不求广大的知音,但内心深处仍渴望真正的理解和共鸣。
“晚交倪与陈,荏苒几寒夏”描述了诗人与友人的深厚友谊,时间的流逝并未减淡这份情谊。接下来“骐驎日千里,鼓车岂合驾”以骐驎与鼓车的比喻,象征着诗人的才华与追求,以及与世俗的格格不入。
“缅思昌黎公,低头拜东野”提到韩愈(昌黎公)对孟郊(东野)的敬仰,表达了诗人对古代文学大家的崇敬之情。接下来“文润三峡流,毫端恣挥洒”赞美了文学作品如同三峡之水般丰富而奔腾,展现了诗人的创作激情。
“奋飞既胡越,有怀不可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虽然才华横溢,却难以在现实中展翅高飞。最后“新诗来启予,沧江珠盈把”、“于时月露清,竹叶滟金斝”、“遗音锵钧韶,古意薄风雅”等诗句,通过新诗、月色、竹叶、酒杯等意象,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画面,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遥瞻德星聚,烱烱光照夜”表达了对高尚品德的向往与追求。“汉廷方渴贤,平步登金马”则寄托了诗人希望得到朝廷重用的愿望。“譬如磥砢材,匠石岂云舍”以木料比喻,表达了即使才华横溢,也可能会被忽视的命运。“宁为汲黯戆,无效齐王假”表明了诗人宁愿保持正直而不愿迎合权贵的态度。“披肝见精诚,结舌类喑哑”表达了诗人真诚待人,但有时却因言辞不当而感到困扰的心情。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友情、才华的颂扬,也有对理想与现实冲突的反思,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和独特的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