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偶作关东使,重陪洛下游。
病来从断酒,老去可禁愁。
款曲偏青眼,蹉跎各白头。
蓬山闲气味,依约似龙楼。
此诗乃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所作的《答苏庶子》。这首诗反映了诗人中年以后的生活感受和情感变化。
"偶作关东使,重陪洛下游" 表示诗人偶尔出任关东一带的官职,再次陪伴着那洛阳城下的风光。这两句颇有怀旧之意,同时也流露出对往昔岁月的追念。
"病来从断酒,老去可禁愁" 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因病痛而不得不戒酒,以及面对衰老带来的无尽忧愁。诗人的这种心境,不仅体现了个人对于健康和生命流逝的无奈,也反映出中年以后人们常有的感慨。
"款曲偏青眼,蹉跎各白头" 这两句描绘了一场欢聚的场景,其中“款曲”指的是弯曲的舞曲,“偏青眼”则是形容女性美貌的一种说法。诗人通过这两句,展现了一个温馨和谐的家庭或友情场合,同时也透露出岁月流逝、时光易逝之感。
"蓬山闲气味,依约似龙楼" 这两句则是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蓬山”即是蓬莱仙境,这里用来比喻诗人所居住的地方,“闲气味”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悠然自得的情怀。"依约似龙楼" 则是在形容建筑物雄伟壮丽,如同传说中的神话之地。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于生活、健康和时间流逝的深刻体会。白居易以其平实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风格,使这首诗成为唐代文学中的杰作之一。
不详
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好住旧林泉,回头一怅然。
渐知吾潦倒,深愧尔留连。
欲作栖云计,须营种黍钱。
更容求一郡,不得亦归田。
人情依旧岁华新,今日重招往日宾。
鸡黍重回千里驾,林园闇换四年春。
水轩平写琉璃镜,草岸斜铺翡翠茵。
闻道经营费心力,忍教成后属他人。
警露声音好,冲天相貌殊。
终宜向辽廓,不称在泥涂。
白首劳为伴,朱门幸见呼。
不知疏野性,解爱凤池无。
紫薇花对紫微翁,名目虽同貌不同。
独占芳菲当夏景,不将颜色托春风。
浔阳官舍双高树,兴善僧庭一大丛。
何似苏州安置处,花堂栏下月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