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林泉

好住旧林泉,回头一怅然。

渐知吾潦倒,深愧尔留连。

欲作栖云计,须营种黍钱。

更容求一郡,不得亦归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翻译

好好地保重这山林泉石,我回首望去满心惆怅。
渐渐明白我这一生穷困潦倒,深感愧对你依依不舍的情感。
想要制定隐居山林的计划,必须筹备一些种黍谷的钱财。
如果还能寻求一个小小的官职,不能得到的话,我也将归隐田园。

注释

好住:保重。
旧林泉:指山林泉石,象征隐居之地。
回头:回首。
一怅然:满心惆怅的样子。
吾潦倒:我穷困潦倒。
尔留连:你(鸟)对我留恋不舍。
栖云计:隐居山林的打算。
种黍钱:种黍谷以维持生活的钱财。
更容:如果还能。
求一郡:寻求一个郡的官职。
不得:不能得到。
亦归田:也选择归隐田园。

鉴赏

这首诗是白居易在唐朝时期创作的,其语言简洁,情感真挚。开篇“好住旧林泉”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环境的喜爱和向往,这里的“旧林泉”不仅是一个自然景观,更蕴含着一种隐逸的生活理想。

“回头一怅然”则流露出诗人内心的矛盾与复杂情感。在赞美自然之美的同时,诗人又不由自主地回首往昔,这种对过往的留恋和现在的无奈交织在一起,表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波澜。

紧接着,“渐知吾潦倒”一句,则进一步透露了诗人的自我认识。这里的“潦倒”,意指才华或事业未能得到应有的发挥,诗人对此感到愧疚。而“深愧尔留连”的“尔”字使用,显示出诗人内心的挣扎和矛盾,他似乎在责备自己为何还要留恋于现实世界。

后两句“欲作栖云计,须营种黍钱”则表达了诗人想要摆脱尘世束缚,追求高洁生活的愿望。这里的“栖云计”,指的是隐逸山林,以此为生;而“种黍钱”则是实现这一愿望所需的物质基础。

最后,“更容求一郡,不得亦归田”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现实世界的不满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更容求一郡”,意指即便是再大的政治地位,也不足以留住诗人的心;“不得亦归田”,则表明如果不能得到,那么还是回归简单的农耕生活吧。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绘和内心世界的挣扎,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和深邃的思想。

收录诗词(2943)

白居易(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 字:乐天
  • 号:香山居士
  • 生卒年:772年-846年

相关古诗词

答尉迟少监水阁重宴

人情依旧岁华新,今日重招往日宾。

鸡黍重回千里驾,林园闇换四年春。

水轩平写琉璃镜,草岸斜铺翡翠茵。

闻道经营费心力,忍教成后属他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答裴相公乞鹤

警露声音好,冲天相貌殊。

终宜向辽廓,不称在泥涂。

白首劳为伴,朱门幸见呼。

不知疏野性,解爱凤池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

紫薇花

紫薇花对紫微翁,名目虽同貌不同。

独占芳菲当夏景,不将颜色托春风。

浔阳官舍双高树,兴善僧庭一大丛。

何似苏州安置处,花堂栏下月明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编集拙诗成一十五卷因题卷末戏赠元九李二十

一篇长恨有风情,十首秦吟近正声。

每被老元偷格律,苦教短李伏歌行。

世间富贵应无分,身后文章合有名。

莫怪气粗言语大,新排十五卷诗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