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秦人惟识秦中水,长想吴江与蜀江。
今日嘉川驿楼下,可怜如练绕明窗。
诗人以亲切的笔触描绘了秦地人的心境,他们只熟知自己脚下流淌的河流,却在心中无限向往着遥远的吴江与蜀江。这种情感交织,既表达了一种地域文化认同,又透露出对外部世界的好奇和向往。在诗的最后两句,“今日嘉川驿楼下,可怜如练绕明窗”,诗人站在嘉陵江畔的驿站楼下,看见江水如细丝般围绕着明亮的窗棂,流露出一种哀艳之美。这里的“可怜”二字,不仅是对景物的描写,更寄寓了诗人对于时光易逝、万事皆空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对比手法,勾勒出秦地人的地域情怀与对外界的无限憧憬,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淡淡的悲凉。元稹在这首诗中展现了其深厚的情感和细腻的观察力,诗句简洁而富有意境,是唐代诗歌中的上佳之作。
不详
(779年-831年,或唐代宗大历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别字威明,唐洛阳人(今河南洛阳)。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元白”
千里嘉陵江水声,何年重绕此江行。
只应添得清宵梦,时见满江流月明。
嘉陵驿上空床客,一夜嘉陵江水声。
仍对墙南满山树,野花撩乱月胧明。
墙外花枝压短墙,月明还照半张床。
无人会得此时意,一夜独眠西畔廊。
万里寄书将出峡,却凭巫峡寄江州。
伤心最是江头月,莫把书将上庾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