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千里嘉陵江水声,何年重绕此江行。
只应添得清宵梦,时见满江流月明。
这是一首描绘夜晚嘉陵江景色的诗,充满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与向往。"千里嘉陵江水声"一句,通过设定远方的嘉陵江水声,立刻拉开了画面,使读者感受到那遥远而又清晰的水流之声,既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也传达了一种超越时空的心境。
"何年重绕此江行"表露了诗人对于再次漫步嘉陵江畔的渴望与期待。这不仅是对物理空间的重游,更像是对记忆和情感的追寻,透露出一丝淡淡的忧伤。
接着,"只应添得清宵梦"则转换了语气,从现实世界的向往跳跃到精神世界的幻境。诗人似乎在说,只有夜晚清凉的梦境才能满足他重返嘉陵江畔的愿望。这一句既是对现实无奈的接受,也是对理想追求的一种抚慰。
最后,"时见满江流月明"则将读者带回到自然景观中。这里的"时见"意味着偶尔间或地看到,"满江流月"则描绘出一幅江面上月光洒落、波光粼粼的美丽画卷。月亮在诗人眼里不仅是夜晚的照明,更像是连结现实与梦境之间的一座桥梁。
整首诗通过对嘉陵江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未来重逢美景的渴望。这种情感的流露和自然景观的交织,使得这首诗既富有画面感,又不乏深刻的情感。
不详
(779年-831年,或唐代宗大历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别字威明,唐洛阳人(今河南洛阳)。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元白”
嘉陵驿上空床客,一夜嘉陵江水声。
仍对墙南满山树,野花撩乱月胧明。
墙外花枝压短墙,月明还照半张床。
无人会得此时意,一夜独眠西畔廊。
万里寄书将出峡,却凭巫峡寄江州。
伤心最是江头月,莫把书将上庾楼。
病嗟酒户年年减,老觉尘机渐渐深。
饮罢醒馀更惆怅,不如閒事不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