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毵毵柳色绿垂齐,草引青天去自迷。
人说春园有寻路,我嗟荒径正行泥。
蝶多平日浑如梦,花好谁家又有蹊。
儿女狂娇随马逐,高眠可惜日垂西。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春天景象。开篇“毵毵柳色绿垂齐”写出了柳树在春雨过后变得更加郁郁葱葱,叶片如同细丝一般垂落,整齐而有序。紧接着“草引青天去自迷”则形象地表达了鲜绿的草地铺展开来,仿佛连通了那遥远的天际,让人感到迷醉。
诗人接下来写道:“人说春园有寻路,我嗟荒径正行泥。”这里表现出诗人对于他人的议论持不同意见。人们可能认为春天的园中应该有一条清晰可辨的路径,但诗人却感慨于那些荒废的小径被雨水浸泡,变得泥泞难行。
“蝶多平日浑如梦”一句,通过蝴蝶的形象表达了春天万物复苏的景象,它们在空中飞舞,如同梦境一般迷离而美好。紧随其后的“花好谁家又有蹊”则是对美丽花朵的赞叹,同时也带有一丝探询,哪个家庭的庭院中还能找到这样隐秘而美丽的角落。
最后两句“儿女狂娇随马逐,高眠可惜日垂西。”诗人描绘出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孩子们在春天的田野里追逐嬉戏,与马儿一同奔跑,充满了童真和活力。然而,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的,“高眠可惜日垂西”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白昼渐短,夕阳西下,让人不禁感到珍惜。
这首诗通过春天雨后的景色,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深切感受和独到的审美情趣,同时也透露出对生活中美好时光的珍视与留恋。
不详
初字钟美,后改字逢原。原籍元城(今河北大名)。5岁丧父母,随其叔祖王乙居广陵(今江苏扬州)。长大后在天长、高邮等地以教学为生,有治国安民之志。王安石对其文章和为人皆甚推重。有《广陵先生文章》、《十七史蒙求》
纷纷世趣竟多途,失在从人得在吾。
苟获一时儿女笑,定罹千古圣贤诛。
微生何事疑人佞,孟子当年亦自迂。
满眼悠悠懒商较,尽留来者议贤愚。
卜得幽居四绝邻,寻常庭巷断蹄轮。
门前犬豕卧横道,城上牛羊下视人。
满眼夕阳闲草树,回头归路正埃尘。
思君未有东来计,何日双眉对面伸。
平时已多病,春至更蹉跎。
恶土种花少,东风生草多。
客愁浑寄泪,野思不堪歌。
独有诗心在,时时一自哦。
庭草绿毰毸,庭花闲自开。
长鸿抱寒去,轻燕逐春来。
时节看风柳,生涯寄酒杯。
伤春欲谁语,游子正徘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