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张判官登万山亭因赠洪府都督韩公

韩公是襄士,日赏城西岑。

结搆意不浅,岩潭趣转深。

皇华一动咏,荆国几谣吟。

旧径兰勿剪,新堤柳欲阴。

砌傍馀怪石,沙上有闲禽。

自牧豫章郡,空瞻枫树林。

因声寄流水,善听在知音。

耆旧眇不接,崔徐无处寻。

物情多贵远,贤俊岂无今。

迟尔长江暮,澄清一洗心。

形式: 排律 押[侵]韵

翻译

韩公是襄州的才子,每日漫步城西山岭。
他的构思深远,对山水之乐愈发沉迷。
他一有皇上的使命,便诗兴大发,荆楚之地的歌谣也随之吟唱。
古老的路径上兰草茂盛,新筑的堤岸柳树正欲成荫。
台阶旁有奇特的石头,沙滩上悠闲的鸟儿自在飞翔。
我曾在此豫章郡任职,只能空望那片枫林。
借流水之声寄托情感,知音才能理解这番心意。
老一辈的人已难相见,崔徐这样的故交也无处追寻。
世态人情往往崇尚远方,但今日贤能俊杰未必不在近旁。
期待你在长江边的傍晚,让清澈的江水洗涤心灵。

注释

韩公:指韩愈。
襄士:襄州的才子。
结搆:构思。
岩潭:山岩中的潭水。
皇华:指皇帝的使命。
荆国:荆楚地区。
兰勿剪:兰草茂盛。
新堤柳欲阴:新堤上的柳树即将成荫。
砌傍:台阶旁。
闲禽:悠闲的鸟儿。
豫章郡:古代地名,今江西南昌。
枫树林:象征着隐逸或怀旧。
流水:借代表达情感。
知音:理解并欣赏的人。
耆旧:年长而有威望的人。
崔徐:可能是友人名。
贵远:崇尚远方。
贤俊:贤能俊杰。
迟尔:期待你。
长江暮:长江边的傍晚。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水风光图,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与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远方友人的思念。首句“韩公是襄士,日赏城西岑”直接指出了诗中人物的身份及其日常活动,设置了一种闲适自得的情境。

接下来的“结搆意不浅,岩潭趣转深”则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韩公内心世界的复杂与深邃。"皇华一动咏,荆国几谣吟"则是诗人在赞美韩公的才华,同时也反映出诗人自身的文学修养和情感寄托。

“旧径兰勿剪,新堤柳欲阴”描绘了一种岁月流转、自然更新的情景,而“砌傍馀怪石,沙上有闲禽”则是对自然界中奇异之物的观察和感受。

"自牧豫章郡,空瞻枫树林"表达了诗人对于友人的思念和向往,而"因声寄流水,善听在知音"则是诗人通过声音传递情感,对于能够理解自己心意的朋友表示赞赏。

"耆旧眇不接,崔徐无处寻"表达了一种对于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隔阂的无奈。"物情多贵远,贤俊岂无今"则是诗人对于珍视友情和怀疑当世是否还有贤能之人的感慨。

最后,“迟尔长江暮,澄清一洗心”则是诗人在面对壮阔的自然景观时,内心所经历的一种净化过程。整首诗通过对山水景物的描绘和对友情的赞美,以及对于过去与现在的感慨,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世界和高远的人生追求。

收录诗词(266)

孟浩然(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喜济人患难,工于诗。年四十游京师,唐玄宗诏咏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语,玄宗谓:“卿自不求仕,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未仕,后隐居鹿门山,著诗二百余首。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

  • 字:浩然
  • 籍贯: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
  • 生卒年:689-740

相关古诗词

夜泊宣城界

西塞沿江岛,南陵问驿楼。

湖平津济阔,风止客帆收。

去去怀前浦,茫茫泛夕流。

石逢罗刹碍,山泊敬亭幽。

火识梅根冶,烟迷杨叶洲。

离家复水宿,相伴赖沙鸥。

形式: 排律 押[尤]韵

夜登孔伯昭南楼时沈太清朱升在座

谁家无风月,此地有琴尊。

山水会稽郡,诗书孔氏门。

再来值秋杪,高阁夜无喧。

华烛罢然蜡,清弦方奏鹍。

沈生隐侯胤,朱子买臣孙。

好我意不浅,登兹共话言。

形式: 排律 押[元]韵

奉先张明府休沐还乡海亭宴集

自君理畿甸,予亦经江淮。

万里书信断,数年云雨乖。

归来休浣日,始得赏心谐。

朱绂恩虽重,沧州趣每怀。

树低新舞阁,山对旧书斋。

何以发秋兴,阴虫鸣夜阶。

形式: 排律 押[佳]韵

齿坐呈山南诸隐

习公有遗坐,高在白云陲。

樵子不见识,山僧赏自知。

以余为好事,携手一来窥。

竹露闲夜滴,松风清昼吹。

从来抱微尚,况复感前规。

于此无奇策,苍生奚以为。

形式: 排律 押[支]韵